作為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由陜西省貿促會承辦的2022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于8月15日下午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廈會展中心舉行。會議以“共商共建共享,打造高品質陸海貿易大通道”為主題。陜西省政府副省長葉牛平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視頻致辭。陜西省貿促會黨組書記王運林主持會議,會長馬玉紅作總結發言。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以及上合組織相關36個國家和地區的60家駐華貿易投資促進機構、使領館,部分省區市貿促機構、省內各分支機構負責人以及國內外企業代表,共約180人出席會議。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賈鋒,陜西省外辦、陜西省發改委、陜西省交通廳、陜西省商務廳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會議。
2022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現場
會上,葉牛平向嘉賓推介了陜西。他表示,陜西上下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深化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奮力譜寫陜西高品質發展新篇章。陜西將充分發揮西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延安、寶雞國家物流樞紐作用,統籌中歐班列長安號、國際貨運航班等各類運輸方式,高效串聯國際國內物流通道和節點,完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服務網絡,推動形成面向中亞、西亞、南亞、歐洲,支撐雙循環發展,陸海內外聯動開放格局的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打造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貿易的“黃金通道”。
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實現互利共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協會應進一步加強合作,充分利用絲綢之路商協會圓桌會這個平臺,充分交流、擴展合作,形成更多務實合作成果。為此,張少剛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多邊主義,推動開放合作;二是搭建合作平臺,助力共同發展;三是優化整合資源,創新服務模式。
馬玉紅表示,為進一步加快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有效搭建國際經貿交流合作平臺,更好服務中外企業“請進來”“走出去”,她向參會國際商協會機構代表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共商合作發展,深化互動交流;二是共建交流平臺,織密合作網絡;三是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王運林表示,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注入新動能,助推陜西高品質發展,建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區域務實合作、持續服務經貿往來。
會上,相關單位對陸港及中歐班列長安號、空港物流、西部機場集團進行了重點推介。簽訂協議環節,陜西省貿促會與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亞美尼亞中國合作關係發展中心、泰國國際貿易商會等國外3家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陜西國際商會與楊淩農業科技産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西鹹新區涇河新城管理委員會與陜西鑫和福瑞能源科技集團公司簽訂中國—巴基斯坦國際能源科技總部項目合作協議;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和德國華人華僑聯合總會簽訂中歐班列戰略合作協議。
簽約儀式
本次圓桌會由中國貿促會、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國際商會、陜西省貿促會承辦,西安國際港務區、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和西部機場集團協辦。會議圍繞第六屆絲博會“互聯互通互融·共進共享共贏”主題,在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大平臺框架下,為進一步落實“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産業和人文交流基地,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的要求,開展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協會對話交流,推動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和新發展格局,促進陜西更高水準對外開放,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為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注入新動能,助推陜西高品質發展。
2014年至2021年,中國貿促會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在西安先後舉辦7屆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2020年因疫情停辦一次,本屆是第8次舉辦,累計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商協會機構參會,先後通過了《國際商協會友好合作圓桌會西安倡議》《國際商協會友好合作圓桌會西安共識》《2017絲綢之路商務理事會西安共識》以及《2018年絲綢之路國際商協會(西安)圓桌會會議聲明》等,達成一系列合作成果。(陜西省貿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