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安市“萬千行動”啟動後,西安市高陵區迅速推進實現駐村幹部全覆蓋。如今,已有眾多來自各個領域的優秀幹部人才懷揣夢想、肩負使命,活躍在高陵區的田間地頭,在鄉村一線揮灑汗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描繪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娟”係鄉村 打造幸福家園
駐村幹部走訪轄區群眾
榆楚中心校工會主席兼業務專幹郇海娟是高陵區耿鎮街道釣北村的駐村幹部。駐村以來,郇海娟常常入戶走訪群眾,了解群眾的生活需求,積極參與組織鄉村振興專題會、常態化核酸檢測、黨員學習、鄉村振興藝術團創建、慶“八一”建軍節、慰問高齡退伍軍人等活動,在一次次走訪談話中收穫感動,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發酵醞釀出對釣北村鄉村振興事業濃烈的熱愛。
為幫助村子進一步提升兒童教育及養老服務水準,郇海娟説:“我將引進社會資本,與村幹部共同推進‘管小養老’民生工程,將釣北村打造成一個充滿溫暖的幸福家園。”
攜手“斌”肩 探索為民新路徑
駐村幹部了解村情
高陵區鄉村振興局扶貧信息監測中心副主任李斌如今擔任著崇皇街道坡吉村第一書記的重任。李斌回憶:“坡吉村是崇皇街道辦事處駐地,我是坡吉村鄰村人,小時候,父母經常帶我來趕崇皇‘三八’集市,對坡吉村有著濃厚的感情。這次很榮幸被派駐到坡吉村,我將用最炙熱的感情為坡吉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訪調研,結合處於開發前沿的村情,李斌與村“兩委”及黨員群眾協商共議了“壯大集體經濟”和“為民辦事服務”的工作主調,助力坡吉村鄉村振興。
在壯大集體經濟方面,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李斌與村“兩委”及黨員群眾商議確立了“依託‘三八集市’、建設集貿市場、集體群眾共富”的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對徵地後尾角邊緣地帶進行有效整合,吸引社會資本1800萬元,規範建設農貿市場,將農貿市場集體資産股份量化到戶、到人,實現全民參股,全民受益,實現黨員群眾抱團發展。在為民辦事服務方面,坡吉村建立起了“村黨組織——村民小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村名代表)——黨員(房東)”網格化管理和服務體系,探索形成群眾點單、黨員接單、合商共議、集體買單,“合力服務群眾”新路徑,及時有效解決群眾問題和訴求,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科”盡職守 助力群眾增收
駐村幹部了解村情
在擔任涇渭街道陳家灘村“一肩挑”幹部助理之前,高陵區文化和旅遊體育局文物科科長陳科只知道陳家灘村是一個由兩個村合併的大村,陳科猜想“家底應該不薄”。然而陳科真正駐村後發現,村上“過日子”主要依靠村級辦公經費。為了讓村民的收入提高、村民“錢袋子”鼓起來,陳科會同村“兩委”共同商議,依託轄區擁有地鐵10號線站點的交通優勢,村集體合作社開辦“村生態停車場”(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目前,“村生態停車場”(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方案已初步形成。
此外,陳科結合本單位職能,為村裏的黨員幹部購置了學習筆記本、鄉村産業發展類圖書;給村幹部辦理了社會體育指導員證;帶動村民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組建群眾文化隊伍,為村民配置文化、健身器材,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陳科鄭重地説:“兩年的時間説長不長,我希望在這兩年的時間裏,同村‘兩委’班子成員把集體經濟、群眾文化搞起來,讓村民真正有獲得感、幸福感。”(西安市高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