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陳鏘):立秋的大秦文明園廣場,飛鳥陣陣,水波粼粼。遊客行走在園區綠地上,仰觀“秦人步伐”的威武恢弘,俯察考古現場的歷史遺珍,體味秦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絲路青年打卡大秦文明園 攝影 陳鏘
絲路青年打卡大秦文明園 攝影 陳鏘
8月16日,“絲路正青春 秦漢展風華”絲路青年感知人文秦漢對外傳播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俄羅斯、湯加、阿聯酋、印度尼西亞、 肯尼亞、南蘇丹等國家的絲路青年首站來到大秦文明園區,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穿越之旅”。
絲路青年在大秦文明園參觀 攝影 陳鏘
絲路青年學習書寫篆書 攝影 陳鏘
絲路青年在園區徐徐參觀,體驗射箭、書法、投壺等項目。“我喜歡剛才的毛筆字!中國漢字書寫起來很難,但整個過程讓我印象很深。我們國家也有一些類似的傳統文化,有很多流傳至今的習慣和禮節。我也要學習寫這些漢字,學習更多的中國文化。”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李美麗一邊模倣書寫篆書,一邊説道。
來自俄羅斯的攜奕舒跳中國舞 攝影 陳鏘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李美麗身穿漢服行禮 攝影 陳鏘
“這些衣服太好看了!”穿上漢服,來自俄羅斯的謝奕舒邁動步子,跳起了中國舞蹈。“這裡有很多古代的文化,但同時也有很多現代元素。我要把這裡的故事推介給我的家人和朋友,以後也要帶他們來參觀。”她説。
大秦文明園區位於秦漢新城的核心區域,由秦文明廣場、秦博物院、秦咸陽國家遺址公園三部分組成,是秦漢新城重點打造的文化旅遊項目。其中,位於園區最南端的秦文明廣場通過系列靜態雕塑,再現秦時代重法則、獎耕戰的強國之路和秦軍橫掃六合的威武氣勢。秦博物院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主持設計,建築總體以北斗七星為佈局,以呼應秦朝宮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義規劃思想。北部的秦咸陽城遺址公園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將打造全省考古展示體驗基地,同時更多使用虛擬現實技術,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會説話”。
陜西西鹹新區秦漢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夢龍介紹,大秦文明園區將成為古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秦漢曆史文化集中展現區,並將沿千年絲路,充分體現出秦漢新城文化之城、田園之城、健康之城的設計和發展理念,秉承秦文化之精髓,繼往開來,奮力驅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