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講解員馬昆:介紹文物就是在講述歷史 我得為我的每一句話負責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8-23 11:32:12

        博物館是人類文明的諾亞方舟。一座博物館,隱藏著一個城市的“前世今生”。珍藏在博物館裏的每一件文物,它們內涵豐富又秉性各異,都在述説那些沉寂在歷史長河中的故事。歲月無言,但趣味講解卻可以帶著今人在某個瞬間,與它們産生連結,穿越歷史長河。

        “馬是‘駿馬’的馬,昆是‘崑崙’的昆。”馬昆笑著這樣介紹自己,語氣鏗鏘有力。她是一名講解員,這是她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工作的第13個年頭。回想起這些年的經歷,馬昆感慨良多。“這是一份令我驕傲的工作。”她説。

她在秦漢講文物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講解員馬昆

        時間回到2009年的冬天,馬昆正式成為一名博物館講解員,雖然此前沒有相似的工作經歷,但她認真細緻、嚴謹耐心,很快就從初學者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講解員。“一開始,我以為這份工作只需要照著稿子背就行,這對我不是很難。”馬昆回憶,她記性好,背東西快,一篇長稿往往看過幾遍,就能記住大部分。但很快,馬昆發現,只有背材料是不夠的。“培訓是一個情況,實踐又是另一種情況。”每個展覽都是不同的,接觸到的文化歷史知識也涉及方方面面,包羅萬象。譬如:農耕、科技、天文、商業……因此如何在講解中讓自己的表達聽起來趣味生動、通俗易懂,這是馬昆必須去考慮的事情。

        趁著午休、週末,只要一有空,馬昆就會到展廳看文物,一遍遍走、一遍遍練,開頭怎麼引起遊客興趣、首尾怎麼呼應、怎樣讓遊客印象深刻……這一圈圈跑下來,她的講解也日益成熟。而每一個講解,最重要的就是內容。因此,對一個講解員而言,除了大量的實踐,日常的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展出的文物多出土于西漢時期,馬昆看了不少這個時期的相關書籍、紀錄片、講座等。她有好幾個小本本,一個用來整理講解詞,一個用來記錄生僻字和西漢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另一個用來摘抄她平時遇到的好詞好句。

她在秦漢講文物

馬昆在細緻觀察文物

        材料只是講解的基礎,隨著講解經驗的豐富,要了解學習的東西也就越多。講解員要隨時隨刻應對來自遊客的提問,“如果我自己都答不上來,這肯定會影響到遊客對我的信任。”因此除了對文化歷史知識的大量積累,馬昆的講解中也會帶一些俏皮話、小段子,以此來引導遊客,勾起他們的興趣,讓講解顯得不那麼枯燥。時間一長,在與遊客互動中她也受到了很多啟發。“每一次回答觀眾的問題,不僅要講這個文物的用途、年代等,還會穿插一些同時期背景下的小故事,類似成語歇後語這樣……”每當一天的工作結束,她就會拿出小本本記錄當天找到的新點子、新思路,從而繼續豐富自己的講解詞。

她在秦漢講文物

馬昆為遊客講解文物

        都説幹一行、愛一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馬昆而言,她喜歡主動去發掘展品中蘊含的新故事,對以往的講解全面復盤、總結記錄,及時訂正錯誤,修復“知識鏈”,然後循環往復,為下一次講解做更充分的準備。“文化需要傳承,我的學習還不夠。”馬昆坦言。某種程度上,講解員是一個嚴肅的職業,講解中説出的每一句話都必須有史可依、有理有據。“介紹文物,就是在講述歷史,我得為我的每一句話負責。這個行業有很多優秀的講解員,他們是我前進和學習的榜樣。”馬昆認真地説。(西鹹新區秦漢新城)

 

編輯:陳鏘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