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靖邊:處暑時節豐收畫卷徐徐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8-25 10:56:20

  金秋時節,榆林靖邊大地果蔬飄香,“豐”景如畫:鎮靖鎮黃橙橙的頭茬金香玉蜜瓜即將直達“百果園”,龍洲鎮的黃金梨也進入採摘季,高家溝便民服務中心的特色山藥中秋即可上市……走進鄉間田野,鄉村振興的纍纍碩果令人目不暇接。

  金香玉蜜瓜種出“萬元田”

  “我們在各地種植這種蜜瓜,金香玉蜜瓜海南是1月至4月份上市,蒲城是5月至7月份上市,8月以後我們就沒有瓜賣了。今年第一次在靖邊嘗試種植,因為這裡有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優點,種植的甜瓜剛好可以8月份上市。我們是訂單農業,老百姓種瓜銷售不用愁,瓜成熟之後直接進入‘百果園’超市,價格很可觀。”瓜田負責人張朝輝説,今年試種算是比較成功,明年他們打算繼續擴大種植規模,讓老百姓自己種,由“百果園”提供種子和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從而讓當地老百姓能夠真正受益。

榆林靖邊:處暑時節豐收畫卷徐徐展_fororder_745310547965626422

鎮靖鎮的金香玉蜜瓜

  “今年,我鎮圍繞‘一鎮一園’戰略舉措,利用‘三變改革’大規模流轉的土地,在夥場洼村建成了‘四季果蔬現代農業産業園’,本著科技化、市場化、品牌化的理念,引進了有成熟種植經驗的農業科技公司,種植管護方便、經濟效益高的金香玉蜜瓜。目前8座拱棚全部種植了蜜瓜,預計第一茬蜜瓜每畝地的産量為6000斤,按照訂單農業收購價每斤2.5元計算,每畝收益可達1.5萬元,相比種植玉米每畝1千多元的收入,對老百姓來説收入是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鎮靖鎮鎮長趙子宇介紹。

  金香玉蜜瓜只是鎮靖鎮發展規模化休閒採摘農業的一個縮影。今年,該鎮充分利用距離縣城近的優勢,大力支持農戶發展庭院式的桃園、果園、杏園、葡萄園,吸引榆林市民到該鎮採摘,該鎮現有各類採摘園36個,面積近千畝。

  山藥敲開脫貧群眾“致富門”

  走進高家溝便民服務中心趙莊村山藥種植基地,現任村支書“賈百萬”最有發言權。“賈百萬”真名賈振軍,自2017年山藥在趙莊村試點種植成功以來,他成了受益者以及致富帶頭人。“最初試種的時候因為種植成本高,一畝地要投入近7000元,好多人不敢冒這個風險,當時只有6戶參與。2017年試種成功以後,山藥一畝地純利潤達到了6000多元,發展到現在村裏已經有16戶嘗到了種植山藥的甜頭。”賈振軍介紹。

  “‘賈百萬’是我們給他取的外號,他一年靠種植山藥、玉米、土豆、西瓜、穀子這些,總收入加起來超過百萬了,是我們這裡村民的致富帶頭人。”靖邊縣自然資源局駐村幹部任二斌説道。

  膠泥墩村村民郝生軍也是山藥種植大戶,他在山藥地裏現場用鐵锨挖出1米多深的土坑,刨出一根粗壯的山藥讓大家看。“這山藥肉質白,有蛋白質、維生素、澱粉、鈣磷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每斤能賣到二至三元之間,毛收入可以達到1萬元左右,主要銷往山東等地。”郝生軍説,他一個人管理種植的16畝山藥,只有春種的時候雇人幹些搭架子的農活,秋收的時候找人幫忙挖山藥,管理比較輕鬆。

榆林靖邊:處暑時節豐收畫卷徐徐展_fororder_62272785249903249

膠泥墩村村民郝生軍種植的山藥

  據了解,趙莊村山藥種植基地採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行銷的“六統一”管理模式,逐步實現“按股分紅”的收益分配機制。三年時間,該村山藥種植從最初的130畝增加到現有的種植面積660多畝,敲開了當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門”。

  黃金梨為水上丹霞增色添香

  每到龍洲鎮水上丹霞酥梨成熟的季節,挂滿枝頭的黃金梨讓遠道而來的遊客在欣賞水上丹霞景色之餘,能大快朵頤、一飽口福。又水又甜、又酥又脆的黃金梨已經悄然成為了水上丹霞的靚麗名片,酥梨成熟的消息一傳出去,新老顧客就立刻下單,梨園主人杭玉美一家人便開始忙碌。

榆林靖邊:處暑時節豐收畫卷徐徐展_fororder_251229432273424098

龍洲鎮的黃金梨

  “今年雨水好,沒有風沙,酥梨色澤鮮亮長勢特別好,銷路也可以,好多老顧客幾箱、幾十箱地下訂單,除遊客現場採摘外,還發往榆林、神木、包頭等地,今年畝收入可以達到3.5萬元左右。”杭玉美説。

  梨園之中,披黃挂綠的酥梨挂滿枝頭,壓彎了枝條。前來遊玩體驗採摘的遊客一邊欣賞和品嘗酥梨,一邊在梨園深處自己動手採摘、打卡拍照,一派豐收、祥和、愜意的“世外桃源”圖景徐徐展開。集觀光、旅遊、休閒、採摘于一體的龍洲鎮,在營造良好旅遊文化氛圍的同時,通過發展休閒採摘農業增加了當地老百姓的收入。(文/圖 白淩燕)

編輯:陳鏘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