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渭南市電子網絡和大數據中心主任邵戰強表示,目前,疫情防控階段離不開每個人的自覺與支持,市民對於“場所碼”要盡到“應掃盡掃”的義務。復工復産後,沒有智慧手機的老年人或者未成年人等無法掃碼、亮碼的市民,單獨出行時可帶好身份證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在工作人員核實身份、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允許進出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渭南市電子網絡和大數據中心主任邵戰強介紹相關情況
邵戰強介紹,作為精準識別涉疫風險的有效工具,掃“場所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防疫措施,在局部發生疫情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確診病例或密接者的掃碼記錄,快速關聯到其他掃描過該“場所碼”的人員,便於相關部門開展快速流調,精準排查,幫助防止疫情擴散;積極亮碼、掃碼是廣大市民履行防疫義務的規定動作,這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健康負責,也是築牢防控屏障的重要一環。
市民可以在微信小程式“陜西一碼通”中進行“場所碼”申領,按照渭南市《關於進一步加強渭南市“陜西省疫情防控‘場所碼’”和“通訊大數據行程卡”掃碼查驗工作的通告》相關要求,渭南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公共場所、經營場所要主動申領、張貼“場所碼”,同時“通訊大數據行程卡”查驗要實現全覆蓋,任何場所不得無碼運行,切實做到逢進必掃、逢掃必驗、不漏一碼、不漏一人。場所管理者需申領並列印公示該場所的專有二維碼;場所管理人員要根據“紅碼禁止、黃碼限制、綠碼通行”原則和場所相關管理規定,確定是否放行。廣大市民進入各類場所、搭乘計程車、公共交通工具須主動掃碼驗碼,應積極配合工作人員做好掃碼驗碼工作。
渭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耀峰介紹相關情況
渭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耀峰表示,在經營場所落實“場所碼”工作中,市場監管部門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原則,進一步夯實場所主辦方的主體責任、經營者的個人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兜底責任;會同商務、文旅、體育等部門督促指導公共場所申請“場所碼”,在入口顯眼位置張貼,設立專人值守,較大場所合理設置入口流線,嚴格落實掃碼、測溫、戴口罩、查驗核酸陰性證明(核酸貼)、大數據行程卡等疫情防控措施,保持一米線距離,避免扎堆聚集。目前,全市在營經營場所“場所碼”基本實現全覆蓋。
據統計,8月19日以來,全市共檢查零售藥店2258家次,對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暫停營業12家,責令限期整改48家,約談6家,警告17家,移交稽查3家;檢查餐飲單位7631家次,現場指導整改746家,停業整頓110家。下一步,渭南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對各類經營場所的檢查頻次和力度,尤其是轉入防控常態化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切實將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落細落實,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文/圖 吳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