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市紅會醫院骨創傷醫院下肢病區完成了西北首例國産機器人“天璣”和關節鏡輔助下對脛骨平臺後外側塌陷骨折的微創復位內固定手術。
患者董先生,37歲,下臺階時不慎滑倒,隨即出現左膝關節腫脹疼痛,無法正常行走。西安市紅會醫院骨創傷醫院下肢病區副主任馬騰在為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後發現,患者左側脛骨平臺後外側骨折,伴關節面的壓縮塌陷,具備手術適應徵,考慮患者年齡較輕,建議手術治療,早期進行功能鍛鍊。
在術前討論中,骨創傷醫院下肢病區主任李忠認為,該類骨折亟待解決的問題是骨折部位的定位,若能精確地定位到骨折塌陷區域,那麼復位和固定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借鑒國際上創傷骨科醫生常用的方法,先使用關節鏡探查,直觀地了解關節面的塌陷位置及程度,再在機器人的輔助下定位骨折區域,同時在機器人機械臂的加持下,高效、精準、安全地完成手術中最關鍵的定位步驟,可以較好地解決傳統手術中的難題。
在李忠的指導下,在西安市紅會醫院術中影像科主任段永超、麻醉師吳獻偉、護士劉園及張源的配合下,馬騰與西安市紅會醫院主治醫師許毅博、路遙合作,按照術前既定計劃,為患者進行了手術。術後復查X線及CT,提示患者脛骨平臺後外側塌陷區域已經完全復位、關節面平整。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目前正在康復訓練階段。
據了解,此例手術的開展,為西安市紅會醫院在機器人輔助下微創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應用積累了成功的實踐經驗,促進了骨折治療微創與精準相融合,標誌著醫院創傷骨科微創精準治療技術達到了新的高度。(西安市紅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