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西安市高陵區以系統性謀劃、項目化推動、品牌化提升的工作思路,狠抓基層理論宣講工作,創新構建“1+N”宣講體系,推進理論宣講面向基層、服務群眾。
打造“1+N”宣講隊伍體系 奏響理論宣講“大合唱”
高陵區打破以往宣傳部門唱“獨角戲”的局面,採取“1+N”多點佈局方式,通過單位推薦、活動選拔、個人自薦等方式,從各行各業選出政治素質高、宣講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的人員,組建區級“理響高陵”宣講團1個;各街道及行業部門根據區域及行業特點,組建“理響高陵”宣講團宣講分隊17個。高陵區宣講隊伍總人數達到122人,既有街道的部門領導幹部、機關青年骨幹,也有企業職工、思政教師、文藝人才、退伍老兵、在校學生等,不僅盤活了宣講隊伍“存量”,而且擴大了百姓群眾“增量”,實現了理論宣講“大合唱”。
“理響高陵”普法分隊走進校園
打造“1+N”宣講培訓體系 搭建理論宣講“充電站”
高陵區堅持把學習培訓作為提高宣講團能力素質的基礎性工作,通過“1+N”宣講培訓體系,調動宣講隊伍最大效能。高陵區邀請國家一級演員、黨校教授、理論名師等建立名師工作室,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群眾宣講技巧等方面,對全區宣講隊伍進行系統培訓;通過集體學習、集中備課、專題講座、主題分享、現場體驗等方式,開展精準培訓,進一步幫助宣講員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豐富宣講形式,使理論宣講富有吸引力、更加接地氣。
宣講團先後到全國文明村鎮米家崖村、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全省共享村落政策首批試點村張家村等,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數字經濟、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等開展現場學習,宣講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宣講員走進源田夢工場學習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打造“1+N”宣講菜單體系 繪就理論宣講“同心圓”
高陵區堅持既講主線、也問需求,梳理制定“1+N”宣講體系,滿足幹部群眾多層次多方面需求。“理響高陵”宣講團指導老師、西安市委黨校副教授李頌華在高陵區店子王村所作的《回答時代課題 照亮復興征程》宣講報告,使黨員幹部進一步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打造“1+N”宣講陣地體系 提升理論宣講“吸引力”
高陵區堅持讓理論宣講走到人民中去,通過“1+N”宣講陣地建設,因地制宜用好各類場地、激活各種資源,使理論宣講聽得進、可借鑒、能傳播。高陵區以“涇渭大講堂”為宣講“主陣地”,面向領導幹部開展理論宣講6場;以紅色教育場館、文明實踐場所、休閒健身廣場、網絡傳播平臺等為載體,建立理論宣講“微陣地”,面向市民群眾開展宣講76場;推出代表“心”課堂、融媒長鏡頭、村黨支部書記談落實黨代會精神等線上特色欄目,發佈《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莓”好生活》《由延安走來的革命大學——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地鐵通了 發展的路也就不堵了》等宣講視頻、圖文信息32期,直接聽眾達2.2萬餘人次。(西安市高陵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