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渭南潼關:構築陜西東大門生態屏障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9-14 13:42:39

  夏末秋初,走進陜西省渭南市潼關縣,林木青翠,綠意盎然。黃河、渭河與洛河在此交匯,氣勢凜然,呈現出一派山水靜好的壯美景象。

  構築陜西東大門生態屏障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

  “這幾年,我縣把沿黃防護林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深入踐行‘兩山’理念,聚焦‘城市、農村、道路、坮垣、秦嶺淺山、黃渭灘塗’六大板塊,積極實施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和高品質發展工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潼關縣林業局副局長郭建軍説,“潼關縣通過實施黃河和渭河干流南岸裸露直觀坡面植被恢復、沿線堤岸防護林恢復提升、沿線退化防護林修復、沿線村鎮森林鄉村防護林建設、沿線低效經濟防護林提升改造、沿線道路防護林綠化美化6大工程,構築陜西東大門生態屏障。”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渭南潼關:構築陜西東大門生態屏障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913111434

壯美潼關 攝影 吳明玲

  目前,潼關已對東大門坮垣進行全面綠化,綠化面積2.3萬畝,栽植苗木45萬株,2021年採用生態林和經濟林相結合模式進行補植補栽,逐步實現沿線裸露直觀坡面綠色全覆蓋;潼洛川沿線2萬餘畝坮垣退化林修復補植補栽任務已全部完成;河堤路綠化美化已全面完工、建設黃河西岸防護林1120畝、清理恢復濕地面積1萬餘畝;森林鄉村建設有序推進,5個森林鄉村綠化任務已基本完成;沿線低效經濟林持續提升改造,做大做強林業特色産業;沿線道路防護林綠化美化進展順利,實施綠色通道工程39公里,310國道綠色景觀長廊全線貫通,西潼高速林帶提升改造全面完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潼關在推進生態保護工程的同時,也實現了經濟效益的提升。2021年以來,潼關縣採用生態林和經濟林相結合的模式,進行補植補栽,“誰的地誰所有,誰管護誰受益”,樹隨地走,讓利於民。潼關縣大力推進佈局區域化、生産標準化、經營産業化,做大做強林業特色産業,同時持續推動生態特色林業産業與農民增收脫貧有機銜接。目前,全縣共培育涉林合作社21個,帶動貧困人口700余人,使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守護濕地生態 維護生物多樣

  潼關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北靠黃河,南依秦嶺,地形險要,雄偉可觀。黃河由此自北東折,形成大氣磅薄的天下第一灣,也在此積醞了面積達2827公頃的多沙河流濕地——潼關黃河濕地。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渭南潼關:構築陜西東大門生態屏障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913111439

林木青翠,綠意盎然 攝影 吳明玲

  據了解,為全面加強濕地資源保護,潼關縣及時成立了濕地恢復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濕地管理保護機構,為進一步保護濕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潼關縣緊緊圍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工作定位,堅持以“保護優先,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原則,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及綜合治理工作。

  此外,潼關縣還積極開展生態環保排查整治、重點區域執法檢查、臨界河流生態監管、濕地風險隱患監督檢查等系列活動,並製作完成了《陜西潼關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和《陜西潼關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性詳細規劃》,引進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濕地恢復和濕地公園建設工作;通過實施濕地保護與修復、退耕還濕、濕地封育和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常態化整治”以及“黃河濕地生態保護”等系列專項行動。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渭南潼關:構築陜西東大門生態屏障  奏響綠色發展新樂章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913111442

潼關濕地 攝影 吳明玲

  如今,潼關黃河國家濕地範圍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不斷擴大,鳥類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每年冬季成千隻白天鵝從潼關濕地一路遷徙到河南三門峽天鵝湖越冬。潼關黃河濕地已成為候鳥重要遷徙地、覓食地和越冬地。 

  “濕地保護工作,不僅是一項生態工程、民生工程,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潼關縣濕地保護中心主任劉鵬説,下一步,潼關縣將嚴格按照國家級濕地公園的建設要求,加快建設進度,爭取2023年國家濕地公園驗收順利通過。在今後的工作中,潼關縣還將認真貫徹落實《濕地保護法》,紮實抓好濕地資源摸底、保護修復、資源監測等各方面工作,繼續加大保護管理力度,堅決打擊非法破壞濕地資源違法行為,以各種形式開展濕地資源保護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各相關部門的職能,努力把潼關黃河濕地打造為一處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三河安瀾、飛鳥翔集的陜西東大門生態建設名片。(文 吳明玲)

編輯:陳鏘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