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秋的清晨涼意漸濃,出行的市民都已穿上長衫。“天再冷也擋不住暖人心啊,咋能不來。”不到早上八點,申鋒濤已經和餓了麼的25名騎手來到了西安和平中醫醫院體檢中心,參加西安市碑林區文藝路街道總工會為“藍騎士”送上的專屬免費體檢。申鋒濤説,從去年第一次接觸街道總工會,到今年加入街道總工會,再到如今參與街道總工會活動,工會的“走心”服務,每一次都讓他心中充滿感動。
騎手們正在排隊進行體檢
“外賣騎手作為城市建設的新生代勞動者大軍,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關乎社會整體和諧穩定的健康發展。”文藝路街道總工會主席符小琳説,文藝路街道轄區現有餓了麼平臺企業一家,外賣配送商一家,配送站點三個,從業人員達300余人。這兩年,街道總工會對這一群體特徵進行“畫像”,因需定策,通過精準服務,逐步讓“藍騎士”們走近、認同、融入工會。
通過服務走近“藍騎士”
“誰都想精精神神的,但單子多起來飯都顧不得吃,哪有心思捯飭頭髮。”餓了麼騎手任壯説,去年11月,街道總工會上門開展義務理髮,令他很意外。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工會,得知了像他們這些的“個體戶”,也被放在了工會的心上。
去年秋季,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對轄區外賣行業進行了集中調研,發現無論是配送站(點)經營者還是外賣員,對街道總工會知之甚少,更別説具有建會、入會的願望。此時,恰逢西安市“工會進萬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服務月開展,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借勢而為,聯合李鑫勞模服務隊開展專項服務,走進“餓了麼黑曼巴”李家村萬達站點,為騎手進行義務剪髮,讓“藍騎士”也體驗一次上門服務。
義務剪髮中,街道總工會幹部用“娘家人”的溫情細語打開騎手們的話匣,通過嘮家常了解他們的所需所及,並向他們宣傳普及工會的作用,組建工會的意義,加入工會的好處,一點點打破他們對於工會的“認知壁壘”。潛移默化間,街道總工會專項服務的開展,將“藍騎士”的拒絕建會變成了支持建會,讓“藍騎士”的不願入會變成了期盼入會。
給“藍騎士”一個專屬的“家”
今年3月下旬,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在碑林區總工會的協助下,先後六次前往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餓了麼)平臺企業進行建會洽談。工會幹部以當前從業人員的急難愁盼問題為落腳點,就建設騎手愛心驛站、組織騎手電動車駕照考試培訓,防疫保供期間騎手出行等問題,同企業進行商討,協助他們找到解決途徑。同時,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在騎手等待接單和休息調整的間隙,通過流動窗口開展工會推介,不斷擴大工會在騎手心中的影響,吸引騎手入會。
今年5月,由文藝路街道總工會、餓了麼平臺方、網絡送餐員、第三方服務商組成的碑林區藍騎士配送行業聯合工會正式成立,這個聯合工會一次性吸納了西安市1100名餓了麼平臺網約送餐員,這群“藍騎士”自此有了一個專屬的“家”。
在餓了麼平臺工作五年的許劍,作為會員代表參加了聯合工會的第一次大會。他説:“今後再也不是一個人了,進了‘娘家門’就有了可以依靠的組織,受了委屈也有了聽咱説話的人。”當他了解了聯合工會的工作重點後,他的內心産生了前所未有的滿足,他相信在聯合工會的幫助下,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一定能樹立起職業自信。
“走心”服務讓“家”更有溫度“
雖然加入工會沒幾個月,但工會給予我的驚喜可不少。”栗明祥回憶起入會以來的點點滴滴,心裏透著暖意。夏季以來,文藝路街道總工會為轄區“藍騎士”開展了“夏送清涼”“紅色觀影學黨史”等活動,讓工會服務貼近“藍騎士”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進入秋季,“藍騎士”們的健康問題又被記在“娘家人”的心上。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在9月22日至23日開展了“情係藍騎士 金秋送健康”服務活動,組織轄區52名“藍騎士”前往西安和平中醫醫院進行免費體檢,栗明祥就是其中之一。
騎手們正在排隊進行體檢
提起工會,倍感溫暖的還有之前因疫情而出行困難的騎手劉江博。8月中旬,文藝路街道因出現新冠確診病例,對部分小區進行了區域管理。“黑曼巴”李家村萬達站點的11名騎手所居住的碑林區發改委小區屬於管控區域,騎手們無法出行,導致站點配送人員緊缺。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副主席姜婷得知情況後,立即與街道、小區防疫值守單位進行溝通,協助站點對騎手進行核酸採樣,確定11人均為陰性後,協調騎手回歸崗位。劉江博説:“加入了工會才知道有‘家’的好,遇到難事有人管,有人幫,暖了心窩窩。”
“只有把工會服務緊貼到外賣騎手的實際需要上,才能讓‘家’更牢靠,更溫馨。”文藝路街道總工會主席符小琳説,下一步,文藝路街道總工會將加快推進“騎手之家”、愛心驛站的組建,提供更多的服務,讓更多“藍騎士”主動走進“家”門感受溫暖。(碑林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