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以實現“無訟、無訪、無案、無黑、無惡、無亂”的“六無社區”為目標,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確定西安市碑林區張家村街道辦事處太白社區為示範點,開展“無訟社區”創建工作,將矛盾糾紛化解陣地延伸到群眾身邊。
“我們圍繞‘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目標,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基層社會治理大局,激活整合各方解紛資源,構建‘法官+網格員’矛盾糾紛閉環化解工作機制,將司法服務有機嵌入基層社會治理,以司法指導激活基層自治,探索從‘治本’層面破解‘人案矛盾’。”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院長李社武説。
在“無訟社區”建設過程中,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和主導的基層區域社會治理工作大局,在地方黨委領導下,邀請吸納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門參與“無訟社區”創建工作,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主動融入社區整體工作佈局,將法院司法服務有機嵌入社區網格治理體系;主動融入社區群眾中,通過特邀調解方式,將熱心公益和調解事業的社區居民、人大代表、社區“五老”等15名調解員充實到調解隊伍,形成調解合力。
同時,為更好地開展“無訟社區”建設,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建立了“法官定期走訪+網格員日常巡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構建問題排查、引導調解、矛盾調處、訴調對接的閉環式管理工作機制。
“我們庭派出由‘3名員額法官+2名法官助理’組成的下沉團隊,直接編入社區網格,定期下沉,全面排查矛盾糾紛和潛在線索,開展法律答疑和法治宣傳工作。”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馬軍介紹,社區網格員同時也是社區調解員,對糾紛不大的鄰裡小矛盾,社區調解員通過“隨手調”方式及時解決;對雙方對立情緒嚴重、情況較複雜的糾紛,轉交法官處理,實現精準對接、有效聯動。
此外,“類案指導+法治宣傳”在創建“無訟社區”過程中發揮了顯著作用。截至目前,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法院已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百餘人次,上門問需80余人次,收集糾紛線索23條,組織開展調解50余次,成功化解40件,開展糾紛回訪21次。
“通過開展‘無訟社區’創建,讓司法和社會治理落地社區,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李社武説。(碑林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