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時節,幫扶聯繫人奧俊彥走進榆林市靖邊縣楊橋畔鎮九里灘村脫貧戶王鳳梅家,看到小院內乾淨整潔,花開正盛。王鳳梅正忙著為兒子張磊籌備婚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受疫情影響辦不了婚禮,但小兩口的婚房還是要好好準備。”王鳳梅樂得合不攏嘴。王鳳梅是九里灘村的建檔立卡脫貧戶,今年夏天,兒子張磊終於把女朋友帶回家,了卻了她的一樁心頭大事。
張磊家的屋子 攝影 陳瑞
五六年前,張磊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收入少,親戚少,家裏亂,日子沒有奔頭。“我還記得第一次來他們家,雞不圈養,糞便滿地,連腳都站不下去。大後生也沒個年輕人的精神氣,大白天躺被窩睡覺,臟衣服成堆。” 奧俊彥回憶道。
扶貧先扶志,脫貧貴立志。奧俊彥開始幫扶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扶志。他對張磊説:“你是男子漢,要挺起脊梁骨,要做家裏的頂梁柱。要有思想、有幹勁、有過好日子的自信,首先把家收拾乾淨。”他叮囑王鳳梅:“不管貧窮還是富貴,我們都要端端正正,院子收拾乾淨了,才能把親戚迎進門。”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勸説,張磊母子終於改變了“日子將就過”的想法。從那時起,這一家人的日子開始一步步好轉。
張磊家的院子 攝影 陳瑞
扶貧必扶智,幫扶要實際。奧俊彥考慮到張磊年齡小、學歷低、有幹勁,根據他們一家的實際情況和張磊的個人想法,終於找到了適合他們一家致富的好辦法——學挖掘機。為了幫助張磊找個好師傅,奧俊彥多方打聽,積極與村幹部商議對策,終於讓張磊的願望變成了現實。
經過7個月的辛苦學藝,張磊終於靠自己的勤勞雙手,掌握了一技之長,工資接連上漲。張磊有了自己的事業,一家人的日子逐漸好轉,精氣神也越來越好。
乾淨整潔、溫馨舒適的院落映射著一家人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農家小院裏充滿了幸福的味道……這一切美好離不開幫扶幹部的傾心助力,他們走村串戶、訪貧問苦,將各項脫貧致富的服務和政策帶到百姓身邊,溫暖了百姓心房,照亮了他們前行的路。(文 白淩燕 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