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為陜西西科秦拓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陜西百瑞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拓創光芯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正式簽約入駐的企業提供了秦創原春種基金支持,標誌著空港新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成效。
據悉,這三家企業均入駐在西鹹新區人工智能産業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該中心於去年11月正式啟用,運營面積2900平方米,聚焦人工智能領域,重點圍繞人工智能前沿技術應用,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企業孵化及加速産業培育等全鏈條創新創業服務,助力陜西人工智能産業創新發展。
秦創原春種基金是由陜西省、西安市和西鹹新區聯合出資設立的“專項”基金,于2021年4月完成登記備案,總規模6億元。作為鼓勵原始創新的種子基金,該基金按照“扶持轉化”的原則,全部投資于落戶在秦創原總窗口內的技術創新鏈前端環節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為陜西省內高校師生解決項目缺乏初始資金投入的問題,推動項目完成從創意階段向具體産品或服務階段的轉化。
陜西西科秦拓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圍繞石油管道、化工等行業的安全問題,採用全自主知識産權的中紅外QCL鐳射多組分氣體監測、聲波振動天然氣泄漏監測等技術,對各種危害氣體的泄漏進行提前感知。該類技術不受天氣影響,具有本質安全、響應速度快、檢測精度高和監測範圍大等優勢,可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及碳的同位素進行監測溯源,代表了氣體檢測技術新的發展方向。
陜西百瑞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立足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轉移的技術創新型企業,主要從事新型藥用輔料、新型營養製劑等領域的專業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知識産權轉讓等業務。該公司研發團隊由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等高校教授和博士組成,憑藉完善的自主知識産權和先進的技術力量,使産品和服務品質更具創新性。
研發團隊進行實驗
西安拓創光芯科技有限公司由陜西科技大學新型顯示重點産業鏈成果轉化創新團隊創立,是面向第三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器件及專用設備研發、製造、銷售的高科技公司。該公司研發團隊由教授、博士、碩士等16人組成,獲得專利授權76件,其中發明專利39件、陜西省科學技術獎3項,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60余篇。該公司董事長、陜西科技大學三級教授張方暉表示,空港新城的區位佳、政策好,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提供的人才公寓更能解決團隊成員的後顧之憂。
西鹹新區人工智能産業協同創新中心
目前,創新中心已招引入駐陜西智谷雲科技有限公司、西鹹新區柏靈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人工智能領域行業企業,涵蓋産業鏈條的上游基礎層、中游技術層和下游應用層。同時,已入駐的孵化企業中培育入庫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家已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三家科技型企業的入駐,可以強化産業上下游協同,推動聯合創新,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落地。”創新中心科技管家馮陳妙子説,“我們將繼續做好服務,為企業政策申報、融資申請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幫助,挖掘培育具有市場潛力的科技項目,助力入孵企業更好更快發展。”(西鹹新區空港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