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市長安區在“土地託管”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以“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西安市長安區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依託,試點推行“合作社+基層黨組織+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保底+分紅”的“土地託管”新模式。
目前,西安市長安區託管農田超10萬畝,較託管前畝均耕地生産成本下降10%、産量提高30%。
多方面入手 助推“土地託管”新模式
西安市長安區整合資源,提升農機服務能力。通過企業自投、政府補貼,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實現玉米籽粒收穫、烘乾一體化;購置新型多功能拖拉機、整地機、植保動力傘、無人機、噴桿噴霧機等專業設備,提升農機服務能力,達到糧食種植“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作業”標準要求。
此外,西安市長安區為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聘請6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建立專家指導組;聘請80多名種田能手為託管員,組成土地託管團隊;建立了農機、農技、植保、水電4個專業綜合農事服務隊;制定了以種子、化肥、農藥、耕、種、收穫、田間管理、糧食回收、銷售“9個統一”的標準化生産作業規程。西安市長安區“土地託管”新模式靈活服務了小農戶,實現了合作共贏。
在西安市長安區的支持下,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自建1.7萬畝小麥、玉米良種基地,實現種子基地直購;依託規模化經營,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與化肥、農藥等農資生産企業洽談直購,壓縮流通環節,在確保品質的情況下,畝均減少農資投入55元,降低了生産成本。同時,西安市長安區還通過金融保險支撐,降低農戶生産風險。
“土地託管”新模式的優勢效應“面面俱到”
“土地託管”新模式與土地流轉相比,在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上更有現實優勢。“土地託管”新模式既能有效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還能讓一些年老體弱及留守婦女適度參與農田管理,讓青壯年農民完全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安心外出務工經商或就地轉移從事二、三産業,促進了專業化分工,使家庭實現了務工收入、土地收益“雙豐收”,呈現出“離鄉不離地,不種有收益”的雙贏局面。
西安市長安區將土地進行託管後,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對農産品生産過程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實現生産流程標準化和農産品品質標準化,有利於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增強農業競爭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同時,“土地託管”新模式還有利於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提高機械利用率;延伸糧食加工産業鏈,提升效益。
西安市長安區積極探索“土地託管”新模式,有效兼顧農戶、集體和企業利益,實現多方共嬴,做到“土地託管”“願意托、專業幹、效益增”,促成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有效避免了耕地撂荒和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為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供有益探索。(文 張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