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咸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佈會,咸陽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吳君尚就經開區開發建設情況向媒體作了通報。
今年以來,咸陽經開區穩住基本盤,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先後出臺促進一季度經濟增長16條措施、穩經濟增長15條措施,狠抓各項政策舉措落實。截至10月底,預計全區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57億元,同比增長53.1%。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9.3億元,佔市上下達任務的96.5%。新註冊市場主體266個,其中企業107戶,同比分別增長27.5%、42.7%。實現財政收入18.62億元,同比增長43.0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146.72%。
全力破解難題,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深入開展“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活動,組織黨員幹部包抓21戶重點企業,落實“三送一解”,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截至10月底,新投産企業5戶、新納規1戶。預計實現工業總産值27.1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規上工業産值24.9億元,同比增長14.9%。
培育新動能,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15條》。圍繞臨空經濟、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專精特新等産業方向,實施精準招商。今年組織重點項目合作推介會1次,參加大型招商活動5次,外出招商28次,對接洽談重大項目20余個。
緊盯主抓手,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導向,開展擂臺賽、“四比一建”勞動競賽活動,設立項目建設“紅黑牌”、服務保障“蝸牛獎”“駿馬獎”,助力項目快速推進。今年經開區安排重點項目55個,總投資423.61億元,年度投資197.22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45%、95%。截至10月底,預計55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6.87億元,佔全年任務的89.68%。
聚力破瓶頸,要素保障力度加大。積極破解資金和土地制約問題。包裝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債券項目12個。爭取到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4個、資金12.1億元。截至10月底,實現融資22.53億元。完成土地報批1595.2畝,土地供應853.87畝,有力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審批與監管分離的集中審批模式。
搶抓新機遇,組團發展蹄疾步穩。率先制定發佈了西安都市圈臨空經濟組團建設方案,編制了《咸陽臨空經濟産業發展規劃》。堅持交通先行,規劃實施秦盛大道東延、經十四路北延、經十二路南延、秦韻路西延4個互聯互通市政道路和經開區1號雨水調蓄池工程,總投資11.47億元。
開展大整治,城市品質大幅提升。緊盯城市管理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持續推進環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工作,開展了佔道經營等10個專項行動,確定9條示範道路率先打造。圍繞城市節點開展節點擺花,花箱景石種花35萬盆,製作大型城市雕塑6個,城市形象面貌大為改觀。
全面防範風險,安全發展有效保障。毫不鬆懈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牢牢守住了“零輸入、零傳播”底線。落實屬地、主體、監管責任,推進隱患排查制度化、問題梳理清單化、專家參與科學化、整改銷號規範化。
當前,咸陽經開區正處在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下一步,咸陽經開區將認真落實省市黨代會部署要求,搶抓西安都市圈建設、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和秦創原建設重大機遇,按照“産城融合、人城相宜、港城一體、城城相連”的思路,聚焦創建國家級經開區目標,緊扣城市新區、産業新城定位,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和專精特新産業,加快建設秦創原科研院所集聚區、臨空産業集群新高地、人産城融合發展示範區,把經開區打造成為咸陽高品質發展新增長極,為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賦能增力。(各界新聞網記者 韓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