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製造強市”鍛造創新內驅力
來源:新華網  |  2022-11-28 17:18:38

  踔厲奮發啟新程,近年來,西安市把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推進強基礎、促轉型、增動能、提品質,進階“先進製造業強市”動能強勁。

  數據顯示,2021年,西安市工業增加值突破兩千億,達到2099.65億元,是2012年的1.8倍。今年上半年,西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增速創5年來同期最高水準,在所有副省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中繼續排第一。

(轉載)西安:“製造強市”鍛造創新內驅力

隆基綠能1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車間。新華社記者邵瑞 攝    

  “鏈式”加“集群” 重構産業發展新格局

  2019年,西安提出建設“先進製造業強市”的戰略目標,以新舊動能轉換促進轉型升級,形成了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汽車、新材料新能源5個千億級産業集群,篩選出19條重點産業鏈,實施“鏈長”負責制。以此為開端,“西安製造”打開新局面。

  近年來,“鏈式+集群”持續賦能,競速中國“製造之城”西安底氣十足。

  隨著産業規模穩步擴大,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這三大行業,産值已實現千億級跨越。2021年,三大行業總産值分別是2012年的1.8倍、14.3倍和3.1倍。

  西安電子信息産業發展勢頭同樣引人注目。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産業完成工業總産值1731.17億元,同比增長33.2%,是2012年的5.58倍。單是半導體方面,就擁有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完整産業鏈,十年間銷售額增長超過十倍之多,且近幾年産值穩定在全國前五。

(轉載)西安:“製造強市”鍛造創新內驅力

陜汽開啟重卡“智造”加速度。新華社記者劉瀟 攝

  “製造”變“智造” 駛入工業互聯網快車道

  隨著智慧製造持續發力,西安製造企業加速駛入工業互聯網“快車道”。

  在陜西汽車控股集團,以高技術、高智慧標準建設的陜汽重卡擴能項目近期投産。該項目全線採用行業先進技術和數字化裝備,生産線滿産後,整車下線時間由原有的6分鐘一輛提升至4.8分鐘一輛。

  今年8月,由航天五院抓總研製的北京三號B衛星成功發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數傳分系統的研製任務,交付了包含關鍵五代智慧處理器在內的數傳分系統産品,西安“智造”成功為衛星搭建數傳“高速路”。

  與此同時,智慧化改造也幫助工業企業完成了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了由“製造”到“智造”的華麗蛻變。

  近年來,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將“新方向”確定為全面數字化轉型賦能,通過對100余條生産線的升級,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了98%。在此基礎上,又新建兩座“智慧工廠”,通過自動化生産線,全面做到了全程無人工干預,全天候、全時段生産不停。

  如今,在陜汽、隆基股份、西安比亞迪等企業的生産車間,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無人工廠已成為發展趨勢。

(轉載)西安:“製造強市”鍛造創新內驅力

西安航天動力測控技術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黑燈工廠”。 新華社記者劉瀟 攝

  “破圈”到“倍增” 擘畫持續進階新圖景

  近年來,北斗、嫦娥、天問、神舟等大國重器、大國工程,乃至尖端技術,均不乏“西安製造”的身影。

  今年9月,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自主研製的液氧煤油發動機重復飛行試驗驗證通過,西安光機所研製的全鋁自由曲面相機在軌測試成功,兩項成果均為“國內首次”,填補了各自領域的製造空白,“西安製造”強勢出圈。

  10月24日,《西安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印發,提出“到‘十四五’末,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預期達到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預期達到8%,工業投資年均增速預期達到8%”的主要目標。

  10月26日,《西安市産業倍增工作方案(2022-2026)》審議通過,提出“到2026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5萬億元,6大支柱産業均實現産值翻番的階段目標,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踏上新征程,西安建設先進製造業強市,向著新的奮鬥目標邁進,路線圖、時間表愈發清晰。全面塑造高品質發展新優勢,全面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西安正鍛造“內功”向未來。(齊正)

編輯:柳洪華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