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西安市碑林區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省、市的安排部署,以科學優化整體城市交通環境為目標,以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為準繩,通過優化提升中心城區交通、實施“三改一通一落地”、打通斷頭路、次支路建設等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在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市政基礎設施上持續發力,著力解決群眾出行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使道路網密度穩步提升,市民出行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城市交通建設邁上新臺階。
修建完成後的永勝路 供圖 碑林區委宣傳部
隨著魯家村路、西安飯莊等周邊道路陸續建成,碑林區內道路總里程達到了199686.63米。其中,快速路里程11475.20米;主幹路里程60951.85米;次幹路里程16483.67米;支路里程110778.91米。經第三方評估和專家評審認定,碑林區路網密度達到8.594km/km2,率先達到國家有關部委《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標準》中規定的標準。
碑林區道路施工現場 供圖 碑林區委宣傳部
擴大市政資金投入,實現道路功能“全覆蓋”。“十四五”以來,碑林區投資1.2億元,著重調整城市路網結構,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原則,優先加強供水、供氣、公共交通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測繪路延伸段、西工大路北段、永勝路、魯家村路、碑林分局西側規劃路以及西安飯莊東側規劃路等道路、雨污水管網、電力溝道等重新規劃建設,新增人行道、盲道、雨水口並完善道路照明工程,不斷完善城市道路網絡系統。
貫通南北次支路,促進區域經濟“微循環”。以西工大路北段為例,該路段貫通後,蓮湖區豐慶路與碑林區友誼路實現連通,使片區南北走向的交通聯繫不斷加強,極大地緩解了西工大附中、西北大學附小和友誼路高峰期間的交通擁堵壓力,為該區域經濟商圈發展和群眾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修建完成後的城市道路 供圖 碑林區委宣傳部
敞開封閉墻院大門,共享路網密度“真實惠”。以海聯小區、鐵安一街、交大二村三村、省體育場等單位內部道路為例,碑林區通過開放步行和自行車交通,逐步打開軌道站點、商場周邊路網間隔較大的老舊小區,減少居民出行繞行距離,疏通了區域道路“毛細血管”,最大程度地節約了出行時間,為建設開放便捷、尺度適宜、配套完善、鄰裡和諧的生活街區再添動力。
開展街區綜合建設,打造交通出行“新體驗”。在綜合考慮街道商業性、生活性、交通性等屬性的前提下,碑林區配套完成市政道路、街景綠化、城市傢具等的提升、建設,持續開展完整街道示範街區建設,累計完成街道示範區試點20個;以南郭路示範街建設為例,依託周邊聚集的樂器店業態,賦予街區更多音樂文化內容和符號,打造輕鬆律動“樂生活”的“新體驗”。
下一步,碑林區將繼續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指導思想,聚焦路網建設、城市巷道建設等城市建設,持續優化城區路網結構,實現城市道路升級提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文 張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