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寶雞市麟遊縣積極探索試點改革任務,大力開展自主改革工作,堅持“規定動作”與“自選工作”相結合的原則,深入調研,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麟遊特色和亮點的好經驗、好做法。
拿地即開工 “畝均論英雄”
9月23日,麟遊縣一宗1.72公頃工業用地在寶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成功交易,這是麟遊縣第一個進場交易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項目,也是我市首宗工業“標準地”。
該宗土地的成功交易,標誌著麟遊縣“標準地+承諾制”的土地供給新模式正式啟動,能夠進一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手續,壓縮審批時限,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傳統土地資源配置中的體制性障礙,提高土地供應效率。這種“拿地即開工”的審批新模式,為全市項目轉型落地和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麟遊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宏興告訴記者,近年來,麟遊縣將“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確定為轉變全縣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有力抓手。今年,全縣圍繞産業轉型升級、招商引資等重點領域,不斷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産出效益和全要素生産率,持續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區域節能評價、水土保持區域評估等7項內涵性評價評估工作,形成了整體性區域評價成果。
黨員做示範 爭創“紅旗村”
今年7月份,兩亭鎮崖窯村被評為麟遊縣“基層黨建紅旗村”,這給了全村黨員群眾極大的鼓舞。“自從創建‘紅旗村’以來,我們改造了村級陣地,加強了對班子成員的培訓教育,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都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崖窯村黨支部書記練林德説,村上還建成2個黨建産業基地,村黨支部通過與村辦企業、園子溝煤礦、郭家河煤礦等單位加強信息溝通,為全村370余名富餘勞動力爭取到了就業崗位。
今年以來,麟遊縣立足實際,提出在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開展以“基層黨建紅旗村”“産業發展紅旗村”“鄉風文明紅旗村”“美麗村莊紅旗村”為主要內容的“四面紅旗村”爭創活動,通過現場查看、走訪座談、會議測評等形式,評選出兩亭鎮崖窯村、常豐鎮佛堂寺村、招賢鎮招賢村、崔木鎮洪泉村等7個“紅旗村”。
負責“紅旗村”評選工作的麟遊縣委組織部組織組組長趙永平告訴記者,“紅旗村”榮譽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要進行定期復核,不符合標準的,將撤銷其稱號。今後,麟遊縣將不斷優化評選辦法,持續激發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為全縣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常態解難題 長效辦實事
今年,在麟遊縣開展的老舊小區改造中,杜陽路司法局家屬樓徹底“舊貌換新顏”。
“以前院子坑洼不平,樓裏還有漏水現象。經過改造,現在處處面貌一新,大夥兒住著心裏暢快多了。”66歲的居民何登科高興地説。
何登科的欣喜感受,得益於麟遊縣“為群眾辦實事”的舉措。今年以來,麟遊縣把構建常態化長效化為群眾辦實事機制,作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通過幹部下訪,搭建反饋平臺和置辦實事熱線等形式,織密線上線下“兩張網”,暢通民意訴求渠道。
截至目前,麟遊縣各鎮各部門已為群眾辦實事726件,群眾滿意率達到98%以上。同時,麟遊縣將“為群眾辦實事”與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結合起來,開展“三包一解一優”和穩增長促投資攻堅幫扶行動,縣級領導帶隊紓困解難,一企一策解決發展難題34個。
下一步,麟遊縣各級各部門將加大為群眾辦實事力度,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文 寶雞新聞網記者 陳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