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是孕育文化的搖籃。作為“長安八水”之一的灃河,庇秦嶺山脈之福蔭,受關中氣候之恩澤,土地肥沃、物産豐富,養育了華夏民族的先祖和後輩,可謂周因之以興邦,秦因之以富強,是民族興旺之福地,文化傳播之源頭。
幾千年來,灃河以其清澈的水源,滋養著沿岸的人們,以其秀麗的景色成為皇家囿苑和城郊遊園,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吟詩賦詞揮毫潑墨。3000年後的今天,灃河之畔,豐京故地,宜居宜業的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正在續寫綠色生態、科創驅動的故事。
詩意灃河訴韆鞦
灃河水量充沛、流域資源豐富,自古便是一片美麗富庶之地。這裡滋養著西周王朝的文化沃土,成為《詩經》發源地。
依託周朝崇尚禮儀的文明風氣,灃河孕育出了儒雅古樸的氣質。在灃河沿岸,周朝子民修建了許多紀念祖先的祠廟,把仁愛禮儀代代傳承。周朝之後,灃河流域仍然為城區提供水利之便。
灃河岸邊的秋景 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憑藉文人抒情吟誦,灃河被鍍上詩意的光芒,不知年月地“寄居”于詩詞歌賦。在《詩經》裏,灃河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一句“豐水東注,維禹之績”點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諦;灃河是蓬勃進取之地,促使“既伐于崇,作邑于豐”的周文王取得“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宏圖偉業。“灃水店頭春盡日,送君上馬謫通川。”那一年,白居易在灃上與元稹相逢又別離,觸景生情的他留下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別離之愁。同為唐代詩人,韋應物選擇在灃上居住,對這裡的春秋草木更是滿含深情:“唯獨問啼鳥,還如灃水東”“淒淒感時節,望望臨灃矣”。他創作詩句之時,灃河正默契地流淌,映襯出詩人對自然的感知和人生價值的探求。
水城共融享綠意
如今,立於灃河之畔,歷史的雲煙從頭頂劃過,古老的詩句在耳邊回蕩,遠古的和風拂過心靈,現代人依靠科技力量修建出一個和諧美麗的家園,滌蕩出新的詩意韻律。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三千年之後,位於灃河之畔,豐京故地的灃西新城,肩負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新使命,堅持規劃引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用一條中心綠廊連通灃河和渭河,打造湖泊、濕地、森林等生態景觀,13個公園307萬平方米的綠地,讓繁華的都市與自然美景和諧共生,描摹出一幅“城在水中映,水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生態畫卷。
生機勃勃的綠色城市 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水城共融,享盎然綠意。近年來,灃西新城不斷加快灃河灘面治理及水生態修復,人們自由漫步在白馬河公園,觀賞紫藤植物;在釣魚臺濕地公園運動健身,傳遞積極蓬勃的健康朝氣;在灃西文化公園看雲卷雲舒,與蹁躚起舞的禽鳥友好共處。
綠色灃西,和諧共生。甘霖滋養植被,清風穿過綠園。“灃西綠”的背後是灃西建設者對自然的敬畏與智慧的有機結合,是嚴於律己和高尚情操的外在體現。
百鳥相伴,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灃西新城的天空、濕地、河岸成了白鷺、斑嘴鴨、短耳鸮等珍稀禽鳥的樂園。這些天空精靈“落戶”灃西新城,日出跳脫清鳴、日落歡悅啄食,給寧靜的綠園增添幾絲靈動的氣息,繪就一幅幅碧水柔波盪漾,百鳥遊覓和鳴的山水畫。
創新潮涌“秦創原”
灃西新城憑藉科創力量助推三秦大地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2021年3月30日,陜西省委、省政府在灃西新城召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會,讓灃西新城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鏗鏘奏響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強音。
交大創新港 供圖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成果轉化“加速器”示範區,灃西新城加速推進交大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總部經濟園、西部雲谷等科技園區建設,為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空間,成為陜西推動秦創原建設的最佳注腳。
秦創原建設讓科技資源優勢正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一年來,灃西新城科技成果豐碩,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34.2億元,泰豐盛合上榜“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累計簽約重點項目36個,其中引進50億元以上項目2個、引進世界500強企業2家、引進中國500強企業3家、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6個。
産業發展不斷加快,科創人才接踵而至,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城市綜合能級不斷提升……脫胎于西周京都的灃西新城,于新時代有了新的發展使命,讓所有居住於此的人們在綠色清新的生態裏怡然自得,在蓬勃昂揚的城市中尋求夢想,在悠悠古地探索人生的奧秘。(文 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