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來源:中國網  |  2022-12-30 13:36:53

  顏值與品質兼具,氣質與內涵相襯。

  位於西安北部的高陵,是承接大西安“北跨”發展戰略的主戰場。近年來,充分發揮渭北萬億級工業大走廊、渭河世界級濱水景觀帶等重大戰略佈局的核心區域和關鍵節點作用,努力打造西安城市北跨主城區、渭北萬億級工業大走廊核心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區域空間一體化關鍵節點和渭北交通重要樞紐。

(轉載)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高陵區涇渭分明觀景平臺提升工程現場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高陵區緊扣“大西安未來的主城區”定位,堅決貫徹“一二三六”(即錨定一個目標,抓住兩個關鍵,實現三個融合,打造六個高陵)發展思路,以全力打造“實力高陵、開放高陵、大美高陵、幸福高陵、文明高陵、和諧高陵”為路徑,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做大城市規模,繁榮城市經濟,彰顯城市魅力,滿足市民需求,實現城市發展不斷升級,讓城市更美好、有未來。

  “一張藍圖”勾勒城市新模樣

  縱觀每座偉大城市的發展史,中心,不是永恒的主旋律,更迭,才是恒久的主題。當嶄新的國家中心城市時代到來,城市的格局註定將被改寫。

  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必然帶來城市空間結構體系的巨大變化與城市形態的不斷豐富和完善。目前,西安採取“多軸線、多中心、多組團”的空間發展模式,實施“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城市空間格局優化戰略。其中以重點發展工業大走廊的北跨,無疑是掙脫土地束縛的必然選擇。

(轉載)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高陵區涇渭分明觀景平臺提升工程現場,“涇渭分明”格外明顯

  作為西安的北大門,高陵是城市北跨的重要一環。

  高陵區自古為京畿之地,文脈興盛,人傑地靈,英才輩出。2015年8月,高陵撤縣設區正式掛牌,結束了其2365年的縣制歷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準,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新時期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指明瞭基本方向。

  當下,西安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了“六個打造”的奮鬥目標和西安“向北跨出工業強市一大步”的發展戰略,更加凸顯了高陵主城區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體現了西安市委對高陵的充分信任和厚望,為高陵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作為大西安未來的主城區,高陵將主動承接大西安北跨發展戰略,做大做強産業,以“萬億工業大走廊承載區、渭北先進製造業核心區、西安大都市新城區”三大稟賦定位,全力擔當大西安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每一個無以復刻的“頭銜”都使得高陵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城市基礎設施與配套發展、兌現中,發出了時代“最強光”。

(轉載)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改造提升後的鹿苑大道

  12月29日,“聚焦高品質發展——第六屆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高陵區。進入高陵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剛剛改造提升的鹿苑大道——寬闊筆直的道路兩旁綠植叢生,玉蘭花造型的智慧路燈矗立道路兩旁栩栩如生,點綴在道路節點的景觀小品功能完善造型獨特。

(轉載)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鹿苑大道景觀小品

  據了解,鹿苑大道提升改造項目是高陵區主動融入大西安主城區建設,提高城市品質和能級的重要舉措,是高陵區重點民生項目,該項目全長10.1Km,分為南北兩段,主要內容包括路面病害處理、瀝青混凝土面層鋪設、人行道改造、排水工程、橋梁護欄油飾等工程。目前北段8.1Km已全部完工,南段正在進行,計劃2023年1月完工。

  除此之外,210國道高陵過境公路改線工程已建成通車,該工程新建道路10.2公里,將原國道繞過城區,移至西禹高速東側,在有效緩解城區交通壓力的同時拉大了城市骨架,對推動高陵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高陵區還完成了昭慧片區生態環境整治,新建城市綠道4公里,新增城市綠地6萬平方米,讓城市有顏值更有氣質。提升城市功能,大力完善園區水電氣暖等設施配套,推進灣子水廠22公里輸配水管線建設,啟動西韓大道、桑軍大道等道路地下雨污管網建設,升級改造城鄉電網50公里,敷設供熱管網14公里。全力保障高工三33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公園、學校、醫院等民生類項目建設也齊頭並進。

  品質提升繪就民生幸福

  以綠為底,以文為魂,魅力宜居之城使群眾見山見水見鄉愁。

  過去一年,高陵區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一筆一畫將“大美高陵”從嶄新城市理念繪成現實答卷,在山水田園間,在城市建設中,細細臨摹出公園城市的典範樣本。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城市品質提升靠建也靠管。

(轉載)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鹿苑大道景觀小品

  近年來,高陵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把城鄉環境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升城市能級的主要抓手,在“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上下功夫、求突破,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紮實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管理精細化、智慧化、人性化水準。

  高標準實施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堅持“三生融合”,大力推動城市更新,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實施“城市雙修”“四化提升”等工程,全面提高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準。

  圍繞産業發展,聚集人氣商氣,推動優質公共服務共享,建設“15分鐘便民服務圈”,以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提高群眾生産生活品質。

  聚焦“新時代新市民”觀念,強化都市意識,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城鄉居民文明素養。

  人民城市為人民。下一步,高陵區城市工作還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做好城市空間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設、智慧城管建設等工作,建設人民滿意的美好家園。

  高陵城市建設不單單追求一城一池,而是追求這個城市的永久品位與魅力。以生態塑造城市品牌,以文化築就城市靈魂,建設大氣雅氣秀氣、見山見水見鄉愁的魅力之城。生態空間更加優美,使“推窗是綠、抬頭是藍、出門是景”成為常態。

  在位於高陵區的環城東路公園,採訪團看到,附近居民和路過群眾紛紛駐足觀賞、停留休息,享受美好健康生活。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座“口袋公園”以生態園林理念為指導,入口以疊水為引領,利用自然曲線的露骨混凝土劃分公園景觀及功能場地。

  公園綠化以玉蘭等樹種為主,有達芙妮、紅笑星、畫廊、紅吉星等11個品種,配以紅楓、桂花等樹種,牡丹、芍藥、小葉梔子、迷迭香等灌木。同時附帶兒童樂園、便利超市、公廁等公共設施,形成主次分明,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簡潔明快,充分體現了植物物種的豐富性及多樣,體現了公園“小而精,精且全”的理念,為市民提供了集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把城市建在公園裏,把組團嵌在綠地中,形成城綠相融的空間格局形態,使公園成為城市連綿不斷的綠色基質,切實提升生態空間的生態價值……

  今年以來,高陵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四化提升”為抓手,見縫布景,堅持把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的藝術品來精雕細琢,為全區人民呈現更多品位高端、內涵豐富、功能齊全的城市綠地和休憩場所,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加快“大美高陵”建設提供生態支撐。

  此外,高陵區還全力保障“雙鐵三路”等重大項目建設,見縫布景打造綠廊、綠地、口袋公園等景觀小品,顯山露水文章做足,一個生態城市躍然呈現,城市的變化之美逐漸彰顯。

  人文自然嵌入城市肌理

  一座城市要有與眾不同的形象和獨特的氣質魅力,必須注重“城市美學”在城市各領域中的應用。如何讓大美高陵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情感歸屬地?高陵給出答案:既在城市顏值上“下功夫”,也在城市氣質上“做文章”。

(轉載)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涇渭分明觀景平臺

  高陵地處關中平原腹地,相傳,大禹治水時導涇入渭,二水交匯,形成了聞名遐邇的“涇渭分明”自然奇觀。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詩經·邶風·谷風》中如此描寫涇水、渭水,這是對“涇渭分明”較早的描述。滄海桑田,歷經數千年,這一奇觀仍然展示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如今,高陵區正在以打造大西安“城中河”為重點,持續推進涇渭河治理,通過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一系列措施,讓“涇渭分明、激濁揚清”成為城市新名片。

  “漁唱不離煙靄外,人家長在圖畫中。”聞名遐邇的“涇渭分明”自然奇觀,孕育和滋養著這片神奇的土地,千百年後,它正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回饋滋養著守護它的西安人民。

  29日,採訪團在高陵區涇渭分明觀景平臺提升工程現場看到,工地一片繁忙,施工隊伍加快建設,力爭早日向市民遊客開放。

  高陵區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涇渭分明觀景平臺提升工程項目負責人尚俊傑説,該項目設計方案以“營造郊野公園景觀風格,還原生態景觀地貌”為出發點,營造可供遊人參觀、遊覽、休憩的觀景打卡點。最佳觀景點為半弧形塑木觀景平臺,設置刻有“涇渭分明”文字的標識景石、遮陽長廊、藝術長椅等,為遊人提供拍照打卡場地空間。坡面綠地設置兩座鋼結構棧道,供遊人上下河堤,坡面植物在棧道之間選用薰衣草,兩側選用彩色灌木五彩桂花、連翹、迎春等搭配組合,利用植物的季相變化突出坡地圖案景觀。

(轉載)西安市高陵區:精雕細琢城市樣本 全力繪就民生幸福

從涇渭分明觀景平臺上空俯瞰,風景分外漂亮

  如今,隨時來到涇渭河交匯處,都可見一隻只白鷺,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婉轉低鳴,時而淩空亮翅,時而翩翩起舞,仿佛一位位“白衣仙客”,悠然徜徉。有了這些白色精靈,涇渭兩河四岸的綠意更加靈動盎然,猶如一幅美麗的動態畫卷,徐徐展開。

  厚植人文,提升品位,正是高陵區融會貫通城市哲學、城市美學和城市科學的成果。在此過程中,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城市景觀被點亮,城市氣質更突顯。

  位於姬家街道楊官寨村的楊官寨遺址自發現以來,已經先後於2008年和2017年入圍素有“文物界奧斯卡大獎”之稱的十大考古新發現。作為目前關中地區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有望將西安建城的歷史提前到5500年前。高陵將圍繞楊官寨遺址的保護和豐厚文化的挖掘利用,打造遺址公園,分為遺址展示區、考古研究區和展示服務區三個功能區。

  文化是城市的記憶。為了挖掘和傳承文化,彰顯城市獨特魅力,高陵在城市建設中,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追求,圍繞“涇渭分明”自然歷史資源、楊官寨遺址、漢陽陵博物館等,深入挖掘高陵廉政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渭河文化,實施“文化+”“旅遊+”戰略,豐富公共文化供給,做足“涇渭分明”文章,做亮“紅色+健康+休閒”高陵文化品牌,打造一批文旅精品項目、樣板工程,全面提升高陵城市美譽度。

  一項項務實推進的工作舉措,帶給市民真真切切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高陵,攬山水之美,得人文之勝,承載著詩與遠方的美好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文/周金柱 圖/張亮亮 吳遠杭)

編輯:柳洪華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