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效果圖 供圖 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
“我們研究院致力於解決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國産替代’難題,已探索形成了符合國家戰略、具有陜西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路徑和模式。”2023年1月4日,“解密四個高新”主流媒體、網絡大V高新行走進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空天院總經理魏徵向採訪團介紹道。
據了解,空天院是經陜西省政府批准,由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國航發西安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中國航發西安航空動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發起成立,陜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區共同出資組建的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金融投資為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
魏徵表示,成立四年來,空天院建成人才匯聚、協同創新、技術轉移、科技金融四大平臺和航空動力、航天動力、組合動力、共性技術、智慧製造、控制系統八大創新轉化中心,圍繞空天動力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和資本鏈,形成了“1+8+X”的創新孵化模式。
目前,空天院獲批建設首個陜西實驗室——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正積極創建空天動力國家實驗室,承擔部省級項目50多項,榮獲陜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積極推動優質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孵化空天超算、海瀾航空、遠航真空、天回航天等一批優質項目,孵化和參控股各類高技術企業和項目53家,産值超過20億元,其中估值超過億元的項目10個,超過5億元的項目5個,超過10億元的項目12個;組建空天宏遠、空天翱翔兩個基金管理公司,發起設立成果轉化基金3支,基金規模10億元,設立科技專項基金23支,服務和賦能陜西省重點項目發展壯大,其中興航航空、鋼研功能、天成航材、天策科技等14家企業將自2023年陸續申報IPO首次發行。
據了解,近年來,西安高新區緊抓秦創原建設機遇,創新推廣“一院一所一校”模式,累計培育3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上市掛牌企業,其中5家企業登陸科創板;服務培育技術經理人300余人,同比增長30%,年內累計轉化科技成果項目103個,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1050億元。(文 肖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