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地,關中城市群核心圈層,是西安歷史文化軸和渭北工業大走廊交匯點,大西安北跨首站節點城市和咸陽臨空經濟帶東部‘橋頭堡’,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稱。”
在秦創原涇陽創新實踐服務中心,解説員正詳細介紹涇陽縣的歷史、文化與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內的印象涇陽、人文涇陽、戰略涇陽、規劃涇陽、産業涇陽和創業涇陽六個板塊,向大家全面展示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發展現狀和規劃遠景。
2021年9月2日,全省首家縣級秦創原創新實踐服務中心在涇陽揭牌,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首個縣級工作站入駐涇陽,加快了涇陽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打通了“兩鏈融合”最後一公里,已成為全縣創新驅動發展的伺服器及對外窗口。
該中心集産業規劃、招商諮詢、路演推介、需求撮合、全程代辦、共享辦公等功能于一體,打造了具有鮮明涇陽特色的高水準創新實踐服務平臺,推動創新動能向産業動力轉化。
主導産業的快速導入,産業集群的聚集發展都離不開模式創新。秦創原涇陽創新實踐服務中心通過社會資本市場化運作模式,以及政府授權+國企引領兩種模式,破解縣域經濟發展難題。
政府授權+國企引導模式,是通過對政府平臺公司進行市場化轉型,進行區域綜合開發的一次嘗試和創新。中心採用PPP模式,攜手華夏幸福,依託其産業研究智庫、産業大數據和遍佈全球的孵化網絡,引導各類社會資本、科研院校充分參與園區規劃、投資、建設、運營,有效破解縣域經濟發展難題;採用國企引導模式,對政府平臺公司進行市場化轉型升級,將主營業務和科技創新全方位融入縣域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開闢新的賽道,加速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結構升級。
成立至今,秦創原涇陽創新實踐服務中心依託西安交大、西北農林等科研院校,組建科技經理人團隊;引入深圳夥伴、蘇州火炬、中科建發等專業機構,組建産業招商經紀人團隊;整合華夏幸福、涇匯集團、政府招商部門資源,組建園小二落地服務團隊,通過導入“政産學研金”五類要素,建立創新驅動全週期生態體系,促進關鍵要素向重點産業項目集聚和配置,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
“‘園小二’服務中心旨在為企業提供入園前期、企業落地手續的辦理等服務,讓企業少跑路,及時了解企業的需求”。“園小二”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劉偉偉介紹説,每週二是“園小二”的集中辦公日,會組織縣行政審批局、自然資源局、電力局、住建局等部門走進落地企業為企業提供幫助和服務。
秦創原·涇陽創新實踐基地的建設,標誌著涇陽縣搭上科技成果轉化的快車,更有助於打造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新引擎,持續激發經濟高品質發展新動力。
多年來,圍繞主導産業培育發展,涇陽縣規劃佈局臨空都市區等四大片區(西鹹(共管)涇陽臨空都市區、涇河生態治理和開發利用片區、嵯峨山生態治理和旅遊開發片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和統籌城鄉發展實驗區),針對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重點打造秦創原涇陽創新實踐服務中心為萌芽期企業創業苗圃,臨空科技創業灣為初創期企業孵化器,光電産業港為發展期企業加速器,躍升期企業入園提供“標準地”,營造了“兩鏈”融合創新實踐全生態體系。
為了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秦創原涇陽創新實踐服務中心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及知識産權轉化落地的扶持政策,建立“政産學研金”五類要素齊全的創新驅動系統,促進關鍵要素向重點産業項目集聚和配置,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
在秦創原涇陽創新實踐服務中心的賦能下,涇陽縣將圍繞“西安北臨空智造新城”目標,聚焦高端裝備製造首位産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細化産業落地策略,打造産業積聚洼地和內陸開放高地,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縣域經濟發展規律的特色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