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片片黃土到一座座青山 陜西榆林生態版圖正從淺綠走向深綠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1-11 09:59:40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高崗):“就是這一片片黃土,就是這一座座禿山……”這是曾經的榆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盼有一層層綠,就盼有一座座青山。”多年後,榆林人民終於盼來了一層層綠和一座座青山,而他們卻步履不停,要將榆林生態版圖從“淺綠”變為“深綠”。

從一片片黃土到一座座青山 陜西榆林生態版圖正從淺綠走向深綠_fororder_圖片1

黃土高原披綠裝 攝影 周昊

  幾代人薪火相傳 “光禿禿”變“綠油油”

  榆林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南緣交界地帶,由於歷史和自然原因,生態環境脆弱。在陜北説書《刮大風》中有一段經典唱詞:“陜北過去風沙大,一年四季把那大風刮,鋪天蓋地的老黃風,刮得人就沒處身……”這雖然是藝術作品,但也是老榆林的生動寫照。

  打開衛星地圖可以看到,榆林版圖已然被綠色覆蓋。70多年來,榆林幾代幹部群眾與風沙和黃土頑強抗爭,“北治沙、南治土”艱苦奮鬥,樹立起全國荒漠化防治的標杆。榆林全市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治理,讓陜西省的綠色版圖向北延伸了400公里,“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面貌早已成為歷史。2019年,榆林還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從一片片黃土到一座座青山 陜西榆林生態版圖正從淺綠走向深綠_fororder_圖片2

綠色榆林城 攝影 延楊紅

  在榆林,無論是官方的紅頭文件,還是老百姓街頭巷尾的閒聊,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詞彙,總能高頻出現,這是刻在榆林人骨子裏的基因。正是這種基因,使得榆林歷代幹部群眾薪火相傳,治沙造林,涌現出了牛玉琴、石光銀、郭成旺、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等大批綠化模範人物,形成了可歌可泣的“榆林治沙精神”,植綠愛綠護綠意識深入人心。

  既要“金山銀山” 又要“綠水青山”

  2021年9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西溝村是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你們堅持不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發展農村事業,路子走的是對的。要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産業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高西溝村屬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曾經“山上光禿禿,溝裏泥水流”。幾十年來,高西溝村修梯田、打壩堰,退耕還林,封山禁牧,植樹種草,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了山青、水秀、村美、人富的目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在高西溝村被生動詮釋。2022年,高西溝村榮獲“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稱號。

  榆林,曾是陜西最貧窮的地區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榆林得益於極其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産資源,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能源礦産資源的開發,往往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資源富集與生態脆弱並存”的矛盾始終存在。

從一片片黃土到一座座青山 陜西榆林生態版圖正從淺綠走向深綠_fororder_1111

“榆林藍” 攝影 延楊紅

  如何才能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多年來,榆林連續開展了鐵腕治污攻堅行動,包括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多種舉措,環境治理持續改善,“榆林藍”長期“霸佔”榆林人的朋友圈。2022年,榆林中心城區優良天數達到320天,同比增加7天,空氣品質狀況創新標準實施以來最好水準。

  生態版圖要從“淺綠”走向“深綠”

  2022年,榆林市對標陜西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六個更高”奮鬥目標,確立了未來五年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挺在最前面的便是“生態環境”。

從一片片黃土到一座座青山 陜西榆林生態版圖正從淺綠走向深綠_fororder_圖片4

榆溪河生態長廊(高新段)風景如畫 攝影 閆景

  榆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快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根據榆林官方發佈的信息顯示,榆林的生態文明建設主要包含了“碳達峰碳中和”“生態保護和修復”等方面。

  作為高碳城市的榆林,在“雙碳”政策下走低碳發展之路,是機遇更是挑戰。為此,榆林緊抓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統籌推進煤電、蘭炭、煤化工等重點行業減污降碳、節能降耗,管控“兩高”項目,計劃到“十四五”末,單位GDP能耗下降13%,單位GDP碳排放下降19%。2022年,榆林積極探索污染天氣企業績效四級管控,利用“空天地”綜合指揮平臺,閉環處置各類大氣污染問題230個,啟動應急管控28次。

從一片片黃土到一座座青山 陜西榆林生態版圖正從淺綠走向深綠_fororder_圖片5

佳縣黃河兩岸景色 攝影 延楊紅

  在生態保護和修復方面,2022年3月,榆林市印發了《榆林市防止二次沙化及國土綠化五年行動方案》,全面啟動了防止二次沙化及國土綠化五年行動,同時推進“塞上森林城”提質增效。計劃到2025年,榆林將完成營造林及種草500萬畝,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38%以上,生態版圖從“淺綠”走向“深綠”,推進榆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