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為期五天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西安開幕。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旬邑縣旬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連祥圍繞“關於加大智慧化礦山建設支持力度”提出建議。
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旬邑縣旬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連祥 受訪者供圖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業是關係國家經濟命脈和能源安全的基礎産業。李連祥表示,作為我國重要的煤炭工業基地之一,陜西省把建設“智慧煤礦”、打造“智慧行業”作為加快實現煤炭行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抓手,對煤礦科技發展指明瞭方向。而智慧化礦山建設是礦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能夠實現減人增效,通過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慧化無人,真正實現“少人則安、無人更安”的理念,是實現煤炭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陜西省政府、礦山主管部門大力推進智慧化礦山建設,部分煤礦企業在智慧化礦山建設中走到了前面,從礦山機械化到自動化、數字化轉變,再到如今的智慧礦山,有關未來礦山建設與實現方式的概念在不斷被刷新,但在此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李連祥指出,煤炭行業在市場中佔比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面對智慧化礦山建設需在技術創新和裝備的持續投入資金較大,且智慧化操作平臺、系統、設備迭代升級頻繁,技術人才缺乏,致使部分礦山智慧化裝備水準參差不齊,智慧化礦山建設工作進展緩慢。
“由於礦山因地理位置不同,受地質條件及實際現狀的約束,智慧化礦山設備需根據煤礦實際情況進行定制,導致信息資源和系統集成存在困難,容易出現‘數字鴻溝’和‘信息孤島’現象,系統建設相容性、擴展性差,互聯互通困難,難以形成統一的信息資源,各系統産生的珍貴數據無法得到深度利用。”李連祥補充道。
李連祥建議,要結合實際制定政策,通過資金、信貸、減免稅收等政策支持,設立智慧化建設專項基金,獎勵已在智慧化礦山建設取得成效的模範帶頭企業,降低智慧化礦山投入成本,解決煤礦企業智慧化礦山建設資金緊缺問題,使更多礦山投身到智慧化建設隊伍中來。
同時,政府協調推動礦業類高職院校與研發公司開展合作共建模式,幫助企業針對性解決智慧化礦山建設過程中所遇到技術性難題,使技術應用直接轉換為一線生産,提高基層人員理論操作水準,進而實現煤礦智慧化礦山的運用維護能力,推進技術應用的速度,提升效率和品質、創造精準供給,從而破解智慧化礦山行業無法相互相容等問題。(文 張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