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西安永興坊美食街區,一家甑糕門店吸引遊客駐足品嘗。 陜西日報記者 張英 攝
“感覺今年‘五一’假期,西安遊客又要爆滿了。”4月26日晚間,下班後跑了幾家酒店,終於為南京的大學同學訂到一間客房的陳書磊,在朋友圈“吐槽”了一句,瞬間引來點讚和評論。
雖然訂到了酒店客房,但陳書磊還有一項重要任務——為即將到來的大學同學做好西安美食攻略。
今年春節,古都西安的文旅熱度刷屏網絡,更被網友戲稱“全國一半遊客去了三亞,另一半去了西安”。幾個月過去了,這種熱度似乎並未消退。看著大唐不夜城、回民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熱門景點越排越長的隊伍,不少西安市民感慨:“春節的遊客就沒回去!”
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景點,讓來到西安的遊客大飽眼福的同時,也增加了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而這座古城數不盡的美食小吃又深深抓住了遊客的心。
涼皮、肉夾饃、牛羊肉泡饃、油潑面……近年來的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那年花開月正圓》等,無一不向人們展示著陜西深厚的飲食文化。社交媒體上興起的西安美食打卡也不斷“挑逗”著人們的味蕾。
在時下流行的大學生“特種兵”式西安旅行中,早起的第一頓飯是從小南門開始的。
小南門又稱勿幕門,是西安南面城墻西段的一個單孔城門。“買個菜盒子都要排半小時隊”,這個西安本地市民經常逛的早市,自從被短視頻美食打卡帶火後,火熱得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當從小吃攤主手中接過熱氣騰騰的驢肉火燒、甑糕、胡辣湯、豆花泡饃、韭菜盒子、油茶麻花等美食時,排隊等待的焦急情緒就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味蕾被滿足的喜悅。
在小南門吃過早餐後,順著城墻走到南廣濟街,再向北走就能到達久負盛名的回坊旅遊街區。從西羊市到灑金橋,再從灑金橋到回民街,這幾條美食街囊括了西安最具民族特色的美食。遊客可以不慌不忙坐在一家泡饃館裏,耐心地把饃掰碎,在廚師的一頓猛火操作後,就能細細品味一碗美味的牛羊肉泡饃;可以站在酸梅湯或石榴汁檔口前,看一杯具有回坊特色的果汁飲料是如何製作完成的。
到了中午,很多做了攻略的遊客會來到秋林食街。這個以百貨起家的商超,自20多年前開業以來,就成為西安人心中的“城市食堂”。當外地遊客問“西安哪個地方的美食品類全、實惠又接地氣”時,西安市民紛紛指向了秋林食街。
秋林美食深受各個年齡段人群的喜愛,秘訣就在於幾乎什麼都有。
韭菜孜卷,這個名字對陜西人來説就是家的味道,但外面很少有賣的。而在秋林食街有很多這類美食,菜疙瘩、饸饹、煎餅……這樣的家常小吃,成功撫慰了遊子的鄉愁。豆包、蒸餃、油茶、烤紅薯、粉蒸肉……這些簡單又美味的小吃,也是俘獲食客芳心的利器。點上一份餃子,來一碗牛奶醪糟,平價就是幸福。
除了小吃,秋林食街最外沿的部分是很受歡迎的各色糕點。暖黃色的燈光、簡單的包裝和展示架,讓路過的遊客忍不住駐足買些糕點嘗一嘗。
臨近夏日,西安的夜晚散發著濃濃的煙火氣息。本地人一般三五成群在街邊吃烤肉、串串,而外地遊客更偏好古色古香的美食街區。在西安眾多的美食街區中,永興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從西安城墻中山門進去,就進入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煙火人間——永興坊。這裡藏著三秦大地的千滋百味,也是陜西最大的非遺美食文化街區。陜西人最難忘的味覺記憶基本上都在這裡,長安攪團、漿水魚魚、子長煎餅、豬肝碗托、洋芋擦擦、柞水糍粑、漢陰炕炕饃、寧強千錘酥……在這裡,三秦大地最地道的美味可以一站式品嘗。
天氣轉暖,伴隨著燒烤檔口升騰而起的煙火,永興坊夜市也“熱”了起來。麻醬涮牛肚、橫山烤羊肉、延安羊蹄、陜南錫紙烤魚……食物的香氣伴著人們的歡鬧,便是一場人氣十足的美食盛宴。
“西安這個城市,包容開放,不僅本地美食多,也薈萃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4月26日傍晚時分,在永興坊非遺美食街區,來自瀋陽的寇先生説。(陜西日報記者 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