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秦腔藝術家表演《天女散花》。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雷偉東 竇翊明 攝
一曲秦腔,酣暢淋漓;《駿馬》嘶鳴,又瞬間把人帶到了蒼茫草原……16日,在慶祝“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暨中哈商品展開幕式上,中哈企業代表不僅共商經貿合作,還同享陜西和新疆藝術家們帶來的藝術盛宴。
“天女”彩帶翻飛 木偶戲活靈活現
“祥雲冉冉波羅天,離卻了眾香國遍歷大千……”當身著華服、腳踏“祥雲”的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秦腔名家齊愛雲一亮相,台下中哈企業代表便響起熱烈掌聲。
齊愛雲和三意社的名家名角們以秦腔《天女散花》,拉開演出帷幕。臺上演員舞動的彩帶如雲霧繚繞,似彩蝶翻飛。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友人們目不轉睛,感悟中國戲曲之美。
陜西省民間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們獻上表演《木偶精彩八分鐘》。陜西木偶戲誕生於西周時期,經過一代代非遺傳承人的堅守,流傳至今、生生不息。在拉線、拔棍等道具的輔助下,小小木偶的眼、眉、口、舌、耳瞬間“活”起來,成了感情豐富的劇中人。
“光是用指尖轉手帕已經很難了,沒想到藝術家們可以用提線操作木偶,讓手帕在木偶的指尖上轉動起來,太精細,太有難度了,不得不讚嘆中國藝術家高超的技藝。”哈薩克斯坦出口保險公司負責人説。
保利大劇院奏響濃郁“民族風”
隨著冬不拉悠揚明快的旋律響起,民族風情的樂曲回蕩在浐灞保利大劇院。來自圖瑪爾樂隊的藝術家們專程從新疆來到古城,為大家帶來了《阿勒泰賦》《駿馬》《歡樂》3首風格各異的美妙樂曲。
早在2015年,圖瑪爾樂隊便與西安結緣,應邀參加了在西安舉辦的“夢縈絲路——世界音樂國際演奏會”。“這次再來西安,發現這裡越來越美了,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常來這座文化之城參加文化交流活動。”一位樂隊成員告訴記者。
文創産品展示陜西歷史文化魅力
開幕式後,與會嘉賓來到非遺文化展區。惟妙惟肖的木偶,精緻逼真的“微縮”大唐不夜城,濃濃國潮風的“遇見長安”系列文創産品,展示著陜西文化魅力。各種兵馬俑元素的文創産品是展區當之無愧的“主角”。宇航俑、安車積木、兵馬俑布偶、兵馬俑造型水杯……讓哈薩克斯坦客人愛不釋手。
負責本次布展的西安市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利會告訴記者,本次展覽包含秦、漢、唐文化展示和民間非遺作品等內容,“把原來一貫靜態的展覽變成鮮活的互動,是本次展覽的一個創新。”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拓玲 劉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