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 管控作業風險——國網陜西電力推進“數智安監”落地應用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5-20 13:35:11

  “注意,現場有人未正確佩戴安全帽,請及時制止!”一聲清脆的警告正通過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力”)自行研製的AI底座發出,正脫下安全帽進行汗水擦拭的作業人員馬上佩戴好了安全帽,繼續投入緊張的工作當中。

  這樣的安全舉措正以一種全新的“數智”力量支撐國網陜西電力安全管控工作。在今年春檢工作中,國網陜西電力正以這種新的科技手段,填補“人管安全”的盲區與漏洞,踐行“四個管住”(管住計劃、管住隊伍、管住人員、管住現場)要求,讓科技賦能“管住現場每一個風險”。

   “千里眼”升級 安全管控無死角

  “這小黑盒子真厲害,完全可以替代原來的數字化智慧安全管控終端,不光體積小了7、8倍,連現場配置都省了,一鍵啟用,無感識別,女同志都可以單手操作了。”5月7日,在110千伏陳陽變改造現場,國網西鹹供電公司現場到崗到位幹部張望軍説道。

  國網陜西電力針對應急布控、基建作業、安全巡檢等視頻應用場景開發出新一代AI底座,具備集成度高、攜帶方便、邊緣計算能力強、一鍵自組網等優點,目前支持國網工作服、安全帽、單人現場作業、人員扶梯、視頻遮擋、電子圍欄、智慧接地線識別和氣體成分預警等智慧演算法,配合接入移動布控球、執法記錄儀、無人機等視頻數據,可實現作業現場多場景多演算法實時自動報警。新一代AI移動布控球已在西安、咸陽、西鹹3個試點單位投入使用,應用以來,觸發智慧告警3411條,現場工作規範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秒數級”操作 安全管理提質效

  為全力落實國網公司和公司百日攻堅行動暨春檢期間安全生産管控相關工作要求,3月2日,安全管控中心組建2023年安全督查柔性團隊進行作業系統培訓,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安全督查質效,全力護航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作業現場不僅能有效降低風險,還能提升管理質效。3月以來,電力設備運行安全隨著春檢工作的繁多面臨的考驗不斷升級,安全督查人員人工統計整理清單、核對數據、排除隱患風險,不僅工作量大、效率低,難免存在遺漏風險。國網陜西電力公司結合實際,深挖基於NLP(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違章信息智慧分析系統潛能,成熟的數據模型可進行語義識別、智慧分類後自動推薦違章標簽,同時支持自定義時間區間,一鍵生成違章分析報告,違章分析報告由原來的4人用時一週,到現在利用平臺一鍵生成功能,1人僅需半天即可完成,效率提升40倍,極大減輕基層人員的分析工作,節約了違章分析時間,提升違章分析的效率和精準度,為違章專項整治工作提供堅實數據支撐。

  “明白人”旁觀 安全風險降下來

  “這些智慧裝備的應用,對我們的作業人員既是監督也是保護,徹底杜絕了不經意越過圍欄、吊臂下偶發停留等違章現象。”國網陜西電力安全督查中心工作人員王舟説道。

  多一份監督就多一分安全。國網陜西電力推進“數智安監”落地應用,大力探索人工智能、北斗定位、大數據分析等新型數字化技術應用,對安全風險管控監督平臺進行數智升級。該公司依託風險管控監督平臺、數據中臺,增加邊緣代理、人工智能、NLP(自然語言處理)語義識別、MESH(無線網格網絡)自組網、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技術,進一步完善作業計劃監督、作業安全風險管控、電網安全風險管控等模組,實時採集數據、定位功能準確率大幅提升,全面實現了安全生産在線監管、風險處置及時有效、責任追溯有跡可循,現已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應用。

  同時,該公司安監部還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加強現場安全管控,在省、市、縣公司 115 家安全督查中心配置督查人員 784 人,選派基層單位一線技術骨幹督查現場安全,通過遠程視頻督查和“四不兩直”現場督查方式實現現場安全督查全覆蓋,有效降低安全風險。(文 張晶 馮傑)

編輯:張雨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