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要實現追趕超越,必須在加強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彙報時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航天基地科技工作者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了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追求卓越
傳承好弘揚好新時代北斗精神
5月1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56顆衛星成功發射。這顆衛星為我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導航及增強服務。本次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導航分系統、天線分系統、轉發分系統、星間鏈路子系統等全部有效載荷以及部分測控單機的研製任務,助力“一流北斗”性能更優。
西安航天基地
“作為一名北斗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科技自立自強在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和航天事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後,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北斗三號衛星副總師張立新激動不已。
張立新表示,從我國最早的“雙星定位”理論的提出,到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現組網,中國人實現了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的三次歷史性跨越。
“新時代對於西安分院北斗三號衛星有效載荷研製團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立新表示,面向未來,研究團隊將堅持自主創新,勇敢攀登科技高峰,守“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之正,創“更精、更強、更廣、更智” 之新;堅持開放融合,著力提升服務品質,為全球廣大用戶提供更為優質、更為相容的導航服務;堅持追求卓越,傳承好弘揚好新時代北斗精神,全力謀劃對標一流,篤定“要做就做最好”的志向,把“中國北斗”這一品牌磨礪得更加鮮亮。
勇攀高峰
不斷打造新一代“金牌動力”
勇攀高峰、不斷前行,為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在堅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新一代運載火箭主動力裝置——大推力、高性能、環保型高壓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研製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為實現我國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火星探測等重大工程任務提供重要支撐。
大推力、高性能、環保型高壓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研製中
2023年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技術專家陳建華常年紮根在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究設計的一線和前沿,攻克了諸多發動機技術關鍵,為我國在液體動力方面躋身國際一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奠定基礎。
陳建華表示:“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我將和團隊一起致力於更大推力、更強性能、更加可靠的先進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究設計,進一步提升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為航天工程任務的高效實施提供‘金牌動力’,推動加快航天強國建設,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
夯實責任
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近日,國際頂級能源類期刊《Nature Energy》刊發中國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綠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隆基首次自主開發的硅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因其優異的鈍化接觸結構實現了硅電池世界紀錄——26.81%的電池轉化效率,這一創新成果將進一步鞏固太陽能電池在能源轉型中的關鍵作用。
生産車間
作為陜西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隆基綠能不斷堅持科技引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不領先不擴産”的原則,積極佈局光伏全産業鏈生産和銷售,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矽片和單晶組件製造商。
隆基綠能黨委書記李文學表示,依託陜西豐富的科技實力,吸引全球高端光伏研發人員,共同打造具備全球領先性的創新發展平臺,隆基綠能將不斷持續夯實科技創新實力,加快光伏科技成果産業化進程,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光伏事業,推動陜西光伏産業做大做強,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大的産業力量。
創新驅動
為商業航天發展提供硬支撐
今年4月,我國首次在偏遠地區實現低軌衛星互聯網在電力通信領域的測試應用。在雲南大山深處,正在巡檢的電網設備信息、現場視頻和電力控制指令等,在沒有地面通信基站的情況下,實時、穩定地傳回了遠在500公里外的監控中心。這項測試應用通過我國首個低軌試驗星座——銀河航天“小蜘蛛網”的衛星網絡完成。本次任務中,銀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該低軌試驗星座實現通信功能的核心單機——星載天線的研製任務。
銀河航天
銀河航天于2019年落戶航天基地,主要從事通信衛星載荷的研發和製造;建成了全球5G衛星通信技術研發中心;研製了國際首顆Q/V頻段低軌寬頻通信衛星載荷。
“銀河航天自主研製的國內首例商業應用的Q/V頻段天線,産品已更新至第四代,産品重量、成本降低了一半,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銀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天線負責人許智介紹,“未來,我們將在航天基地這片蘊含創新基因的土壤裏深耕,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發揮商業航天快速迭代的優勢,蓄力西安‘雙中心’建設,助力‘航天強國’建設。”(西安航天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