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倒灌壺 遇見耀瓷的千年芳華
來源:西安晚報  |  2023-05-24 09:13:17

遇見倒灌壺 遇見耀瓷的千年芳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524090213

五代耀州窯“青瓷提梁倒灌壺”(一級文物)

  在中國-中亞峰會的新聞中心,一件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進行展示的國寶級文物五代耀州窯“青瓷提梁倒灌壺”,引起了八方來賓的濃厚興趣。

  中國是陶瓷的故鄉,中國瓷器與絲綢、茶葉一道,喚起了世界探索東方的熱情,最終在搭建起貫穿東西方的瓷器之路。

  一千多年前,包括倒灌壺在內的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耀州青瓷沿著絲綢之路走向世界。今天,“一帶一路”的東風讓千年古耀瓷重煥生機,耀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倒灌壺是最負盛名的作品

  1968年,陜西省彬縣城關鎮的一位農民無意中挖出一個瓷壺。1982年這位農民的親戚高立勳回鄉探親時,見到了這件古色古香、刻有精美花紋的瓷壺,覺得它大有來歷。經過專家鑒定,當時確認這是北宋時期的成品,並根據壺身所繪的罕見的鳳凰紋飾,認定它是一件貢品。至於它怎麼會流落民間,埋藏地下,時至今日還是個未解之謎,無人知曉其中的玄機。

  這是一隻什麼壺?在這只神秘的壺中到底藏有什麼樣的“暗道機關”呢?

  中國著名古陶瓷專家禚振西老師介紹,嚴格來説,倒灌壺是一件酒器,而不是茶壺或調料壺。為了解開此壺的秘密,專家們對此壺進行了X光“透視”。通過此壺剖面圖,專家看到壺裏面有兩個導管,是根據物理學中的“連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這個原理是:連通器中只有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因此,此壺沒有可以掀開的壺蓋,卻在壺底留有一個神秘梅花形孔洞。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古人用什麼方法製作出倒灌壺呢?

  經過專家們的研究和現場示範,原來倒灌壺在製作過程中也是要“倒”著作,需要先用陶泥拉出壺形;再將準備好的導管放進壺胎內部,然後再將成型壺口封上,進爐燒制。由於倒灌壺沒有可掀開的蓋,因此比起生活中我們常用的壺密封得更嚴實,灰塵不能落入壺內,也就更衛生。很多外國人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了倒灌壺後,欽佩地説:“一千多年前,你們祖先就知道密封和講衛生,真了不起。”

  禚振西老師認為倒灌壺的“玄機”並不完全在這裡,它的出現還代表了古人在陶瓷作品的設計、製造、燒制等各個環節上具有的先進工藝和高超水準。

  此壺造型結構極為獨特美觀,集鳥之王鳳凰、獸之王獅子、花之王牡丹的靈氣、霸氣、美艷于一身,故民間稱之為“三王壺”。壺高18.3釐米,腹徑14.3釐米,腹深12釐米,底徑7.5釐米,通體施以橄欖青色釉,釉下刻有裝飾效果強烈的刻花圖案。工藝“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反映出耀州窯古代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藝和智慧,實乃耀州窯瓷器出類拔萃的珍品。

  唐宋時沿著絲綢之路走出國門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耀州瓷沿著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走出國門。現在西邊中東的阿曼、北非的埃及、東非的坦桑尼亞,東邊的朝鮮半島、日本,南邊的越南、斯裡蘭卡,均有耀州瓷文物出土。當時耀州窯可以根據西洋人的需求進行定制,現在發現的耀州窯文物中就有非洲人頭像和羅馬人形象……”現年86歲的禚振西説起耀州窯,滿是興奮和自豪。據禚老回憶,1953年北京廣安門外出土了300多件青瓷盤、碗標本,這是耀州窯考古調查之始,也是國內學術界第一次揭開了耀州窯和耀瓷的神秘面紗,“當時請北京故宮的陳萬里先生鑒定。他是中國陶瓷考古的大師和奠基人。次年,陳萬里、馮先銘及助手李輝柄來到黃堡鎮調查,發現了該窯址。”

  1984年到1998年間,是耀州窯黃堡窯址的考古挖掘期。耀州窯遺址的成功發掘,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發掘出土了唐至元明各時代數以逾百萬計的各種陶瓷器標本,其中可復原器物有數萬件。

  在禚振西團隊窯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國家先後建立起“耀州窯遺址”保護廳和“唐三彩遺址”保護大廳,並於1994年建成耀州窯博物館,這也是當今中國發掘的窯址規模最大、內涵最豐富、保存最完整、文化層疊壓關係最清楚的古陶瓷藝術珍貴遺産,更是集遺址遺跡展示、文物標本陳列、模擬古代制瓷工藝演示三位一體的古陶瓷遺址專題博物館。

  古耀瓷驚艷亮相火爆出圈

  2022年我國第一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正式開放,並在國內外火爆出圈。其中,古陶瓷展區用400余件(組)珍貴耀瓷文物,以考古的角度,深情回望了陜西千年古耀瓷的輝煌歷史,掀起全國觀者的打卡熱潮。“南有龍泉瓷、北有耀州瓷”,耀州窯以其非凡的藝術成就影響了東到河南西到甘肅,南達兩廣諸多地區,形成了從南到北、獨具特色的龐大耀州窯係,無可爭辯地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著名陶瓷文博專家、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小蒙介紹,耀州窯自唐代創燒以來至今窯火不絕,延綿千餘年的歷史中已形成規模較為龐大的耀州窯係,其內涵豐富多彩,堪稱一座寶庫。也是因此,耀州窯的考古發掘被列入20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現”和“陜西十大考古發現”之列。

  現在,倒灌壺作為耀州窯的標誌性代表作之一,因其獨一無二的造型、奇巧神妙的構思、精美細緻的紋飾而深受大眾的喜愛,其複製品被人們大量購買,用於饋贈親朋和收藏。同時,倒灌壺的複製品也作為國禮贈送給多個國家的領導和外賓,成為傳播中國歷史文化、光大耀州窯文化的使者。

  耀瓷,正在借著“一帶一路”的春風,成為講述陜西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與世界對話的新窗口。

  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梅 圖/陜西考古博物館提供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