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榆林市府谷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聚焦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目標,立足縣域村情實際,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強化基層社會治理,以實幹實績描繪出一幅朝氣蓬勃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黨建+項目”繪就宜居鄉村“路線圖”
老高川村以組織振興融合集鎮區域優勢,探索以“黨建+管理+項目”為主體的村黨支部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致力打造高品質産業圈;秦家溝村充分發揮“黨群互動、村企互動、企企互動、村民互動”作用,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府谷縣老高川鎮位於神府煤田腹地,礦産資源豐富,經濟發展迅速。近年來,該鎮注重發揮黨建領航作用,深度挖掘、充分發揮各行政村優勢,“一村一策”量身定制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制定“時間表”、繪出“路線圖”。2023年,該鎮又計劃投資超1000萬元,精心打造鎮級養老服務中心,實施老高川學校改擴建、集鎮“口袋公園”、運動場、小型停車場等一批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力爭早日實現由“煤”向“美”的華麗轉變。
“黨建+服務”描繪基層治理“和諧圖”
近年來,府谷縣黃甫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逐步探索建立了“五治六法”鄉村治理體系,全面激活“神經末梢”,推動基層治理工作持續走深走實。
其間,該鎮通過構建網格化管理體系,劃分黨員責任區,實現基層精細化服務;創新民情走訪方式,推行“主要領導全鎮訪、分管領導按片訪、黨員幹部到戶訪”制度,有效推動信訪矛盾、安全隱患等基層治理難題妥善解決;推行“百姓議事”,邀請“兩代表一委員”、離退休幹部、鄉賢等組成民事管家團隊,及時疏通“堵點”、化解“疙瘩”;開展“村裏説法”,通過舉辦法治講座、案例展覽等活動,引導群眾“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注重民風建設,修訂規範村規民約,開展道德評議、家風引領、誠信建設,引導群眾自覺革除陋習,培樹文明鄉風民風;強化信息化支撐,在各村建立遠程視頻系統,配備無人機與地面監控“高低聯動”,緊盯重點項目、污染源頭、防火防汛等領域開展常態化視頻巡查,形成基層“智治”新格局。
“黨建+産業”繪就強村富民“幸福圖”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府谷縣廟溝門鎮依託“黨建+産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深挖政策、信息、資源等優勢,帶領群眾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産業,實現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長”。
近年來,該鎮利用採空塌陷區土地實施村集體蔬菜大棚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發展規模化種植,其中西堯溝村、安山村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160畝,建設雙膜拱棚30座、暖棚7座、特色水果採摘園340畝;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投資1450萬元實施沙梁古鎮文旅融合項目,依古鎮舊貌完成街道、建築物的修繕還原工作,新建村史館、文化長廊、遊客接待中心、遊樂設施,實施採摘、垂釣、養殖等配套産業項目,目前沙梁古鎮已成功獲批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並初步形成集“歷史村落+三産服務+休閒農業”于一體的鄉村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模式。(文 王佳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