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府谷武家莊鎮:農業託管“托”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6-30 11:46:02

  “現在可好了,把田地託管出去,我們每年穩賺不賠,還可以放心外出務工掙錢,實現雙增收!”府谷武家莊鎮武家莊村經濟聯合社負責人王玉表高興地説。

  王玉表口中的“農業託管服務”,是武家莊鎮創新農業生産經營模式下積極助推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規模經營與綠色發展的一項舉措。為了進一步激活“村集體經濟組織”、破解“小農戶”實現“大生産”,該鎮由託管“産中”環節為切入點,向産前、産後環節延伸,形成“供、耕、種、管、防、收、儲、銷”等全託管模式,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對接,確保糧食生産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了解,由全鎮14個經濟聯合社17000名村民全體入股成立了武家莊鎮經濟聯合總社,並承接各個村經濟聯合社和種糧大戶的農業託管服務。所謂農業託管,就是農民在鎮裏的統籌協調下把自家的田地流轉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再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土地集中託管給服務單位。託管服務單位負責種子、化肥及生産過程的全部服務項目,農民每年領取收益的一种經營模式。

  這種模式可以降低農業生産成本,提高農田綜合收益,極具“性價比”。“從鎮裏推行託管以來,我們將去年建設的1108畝高標準農田全部託管給武家莊鎮經濟聯合總社。村民們什麼也不用管,包括種子、農藥等,都是由託管公司統一安排;收穫季節,也是託管公司統一聯收。村民們不僅少花了機械費用,還減少了勞作,坐等分紅就行。”武家莊鎮武家莊村村民王玉表説道。

  農業託管不僅有效破解了“誰來種、怎樣種”的問題,也是保障糧食生産安全的“穩定器”。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武家莊鎮注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創新組織形式,形成黨建引領推動的新模式。鎮黨委、政府政策把關,牽頭引領服務主體發展方向,盤活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鼓勵農戶入股,進一步整合土地資源,通過適度規模經營解放農村勞動力,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武家莊鎮經濟聯合總社負責人劉玉兵説:“在託管服務中約定給村民土地保底費,集中連片託管,機器開到地頭直接作業,部分農民外出打工撂荒的土地都種上了,播種面積比農戶家庭承包土地面積增加4倍,每畝保底收入1000元,村集體每年可以增收10萬,鎮經濟聯合總社在土地管理經營中也可盈利20萬元。”

  新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戶實現了“一份地四份利”。一份是農民將土地流轉給村經濟聯合的收入,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打工做生意又有一份收入,加上託管溢出收益給農戶分紅返還,還有鎮經濟聯合總社經營産生的利潤分紅,託管服務既不流失土地又能發展規模經營,農民“省力省心省錢還賺錢”“種地打工兩不誤”“增産增收不丟地”。

  隨著託管服務的技術管理水準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託管面積也將不斷擴大,更多綠色高産示範田得以創建,全鎮農業生産現代化步伐蹄疾步穩。

  武家莊鎮經濟綜合服務站站長馬小傑説:“武家莊是純農業鎮,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守住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改造成高標準農田,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任何時候都能産得出、供得上、供得優,讓農業增産、農民增收。”(文 王永新)

編輯:張雨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