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初秋時節,走進曲江新區對口幫扶的周至縣樓觀鎮,只見千畝獼猴桃園鬱鬱蔥蔥,一顆顆金黃色的獼猴桃挂滿枝藤。果農們穿梭在田間,查看長勢,你一言我一語,説著村裏的新變化。
“今年種了3畝獼猴桃,果子長勢很好,再過1個多月就能採摘,預計能收入四五萬元,相信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三家莊村群眾葛鐵虎一邊在果園裏查看長勢,一邊信心滿滿地説。
獼猴桃園
葛鐵虎的信心主要來自曲江新區實施的獼猴桃噴灌和産業路加寬硬化項目。近年來,曲江新區在對口幫扶的樓觀鎮送軍、雙寨、焦鎮、週一、三家莊等村累計建成10000畝獼猴桃噴灌項目,有效改善和提高了果品品質及群眾收入。截至目前,全鎮獼猴桃種植面積5萬畝、年産量10萬噸、産值6.7億元、村民人均收入1.76萬元。
“前幾年澆地,我和妻子一晚上輪流守在地裏才能澆3畝,第二天太陽一曬地又板結了,又得花功夫疏鬆土壤,非常費時費力。如今實施噴灌後,不但澆地不用人管,而且土壤也不板結,有利於獼猴桃生長,每畝可增産1000多斤。”下三清村民路金虎高興地説著噴灌的好處。
“生産路硬化後出行、運輸方便多了,外地收購獼猴桃的大車直接能開到地頭,家門口就能把獼猴桃變現,今後再也不怕商販壓價了,這條路真是咱老百姓的致富路……”村民喬治文興奮地跟曲江駐村幹部比劃道。
喬治文眼中的這條致富路,是界尚村新修投入使用的第七組生産路。提起原來的路,村民都很頭疼。坑坑洼洼的砂土路往往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給群眾發展獼猴桃産業帶來很多不便,是群眾致富路上的“腸梗阻”。
要致富,先修路。為了打通這條制約群眾增收致富的“腸梗阻”,界尚村駐村工作隊申請曲江新區産業幫扶資金新修了一條長650米、寬4.5米的生産路,解決了長期困擾村民的獼猴桃運輸難題,方便了群眾日常生活。
“路通産業興”。界尚村生産路硬化只是曲江新區加大産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得益於黨的好政策,曲江新區對口幫扶的周至縣樓觀鎮10個脫貧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主要生産路全部硬化直達田間地頭,給群眾帶來運輸便利的同時,也在帶動獼猴桃産業規模化發展,促進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