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家稅務總局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稅費諮詢調解室”,調解員梁永峰正在向納稅人張先生就一筆退稅爭議問題進行解答,看著整理好的政策依據和計算結果,張先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是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辦理涉稅爭議調解工作的一個縮影,也是發揮“楓橋式”稅務局專家團隊優勢的真實寫照。
目前,該團隊共有內外部專家60人,其中內部專家54人,外部專家6人;創建了1個區局稅費爭議諮詢調解中心,7個分局稅費爭議諮詢調解室,1個稅費爭議諮詢調解個人工作室。“楓橋式”稅務局建成以來,已受理政策諮詢3000多筆,調解各類稅費爭議30余起,“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徵納更和諧”的稅費矛盾爭議化解新局面初步形成。
“對症下藥”分類化解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漢中東大街證券營業部為方便公司業務員佣金收入代開發票,按照《委託代徵管理辦法》與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簽訂了稅收委託代徵協議,按期代徵業務員佣金收入産生的稅款,代徵稅款結報後由該局統一開具佣金收入發票。因公司財務人員疏忽,導致2019年3月佣金收入申報後未及時結報稅款並開具發票,後因公司財務人員更換,直到今年5月份發現後才結繳了該筆稅款,但因超期結繳産生了違約金,該公司對産生的違約金存有異議。針對該情況,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調解中心專家團隊約談了公司財務負責人,為其講解了《委託代徵管理辦法》及《徵管法》相關條款,並告知其稅款及違約金産生的原因。經調解,納稅人在了解到相關稅務規定後,表示將依法依規做好委託代徵工作,並及時繳納了違約金。
自“楓橋式”稅務局創建以來,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建設新路徑,先後制定了《漢臺區稅務局“楓橋式”稅務局實施方案》《漢臺區稅務局稅費爭議分級分類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規範,“對症下藥”推出了“三防三治”具體措施,即“治未病、防矛盾發生”,稅收執法工作中側重規範執法、優質服務和輕微矛盾調解;“治輕病、防矛盾擴大”,稅務分局稅費爭議調解室側重處理事實清楚、爭議較小的矛盾;“治重病、防矛盾升級”,區局稅費爭議調解中心側重處理問題突出、爭議複雜的矛盾。同時,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建立調解臺賬,及時跟蹤回訪處理結果,了解調解協議履行情況,定期開展調解效果評估,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建議,開展“人性化”調解,獲得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管家先行”源頭化解
相較于“矛盾不上交”,通過優質服務從源頭避免矛盾更為根本。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在運用“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的同時,結合“稅務管家”團隊優勢,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優化服務功能,將“楓橋經驗”落實到稅費優惠的方方面面。
説起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稅務管家”團隊,漢中萬利航空裝備製造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叢衛國豎起了大拇指。作為漢中市航空産業鏈“稅務管家”服務站的服務隊成員,該局承擔著全市航空産業鏈近三分之一的“稅務管家”工作任務。“近年來,漢臺區‘稅務管家’服務團隊定期來企業問需解難,為我們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加之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給足了我們底氣,讓我們更有信心抓創新、抓研發、抓發展。”在“稅務管家”送政策上門時,叢衛國説道。
據了解,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建立了全流程、精準化、“管家式”的重點項目服務機制,圍繞重點項目立項、開工、結算等不同發展階段提供“全環節、全週期”的“一對一”服務,並從企業開辦登記、政策輔導、便捷辦稅、法制保障等方面確定服務事項,快速響應企業需求,助推建設項目進度。此外,“稅務管家”服務隊還及時提醒涉稅風險,推動矛盾“源頭化解”,助力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雲上會診”多元化解
“我明明去年一年都在外地打工,但以前供職的公司每個月還在給我申報個稅,導致今年匯算清繳時多交了很多錢。在撥打了漢臺區納稅服務小呼中心熱線後,很快就接到了稅務局調解員的電話,在他們的耐心幫助下,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趙先生對線上調解效率表示非常滿意。
除了“線下”調解外,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聚焦執法“痛點”“堵點”,傾力打造“雲上直播間”和“稅收雲課堂”,充分發揮平臺優勢進行遠程“雲調解”,開展遠程諮詢輔導、實時預警預測、在線處理爭議等服務,實現“線上平臺”與“線下基地”同步化運轉,對涉稅涉費矛盾爭議做到預防在末梢、化解在起始、消滅在萌芽。
“開通‘線上’稅費爭議調解,是探索新時代稅費爭議化解渠道的有益嘗試,符合稅費服務方式轉型升級需要,有利於更好地保障納稅人繳費人權益,也是提升基層稅收治理水準和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徑。下一步,我們將以稅費爭議諮詢調解中心為紐帶,以稅務法治文化建設為突破,以稅收法治教育基地為依託,全力構建稅收法律服務架構支撐稅收現代化治理綜合體建設,為稅收法治現代化建設貢獻漢臺稅務力量。”漢中市漢臺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薛斌表示。(文 萬波 伊彩紅 李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