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第一小學入學禮上,一年級新生“擊鼓明志”。學校供圖
西安高新區第十二小學校長為新生點上紅色硃砂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程靜 通訊員 許思思 攝
新學期,新征程,對於每個學生而言,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又到開學季,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我市不少學校通過為一年級新生舉行特別的“開蒙”儀式,給孩子們打開眼界的同時,也在他們的心中植入濃濃的家國情懷。一場場具有濃厚傳統文化特色的入學禮,用滿滿的儀式感,為孩子們營造尊師崇禮的傳統文化氛圍。
新生入學 硃砂啟智開筆破蒙
8月30日一大早,西安高新區第十二小學一年級新生牽著家長的手,走過七彩氣球裝扮的入學拱門,迎來了自己的開學第一課。學校為400余名一年級新生舉行了莊嚴的入學儀式,還邀請學生家長一起參加此次活動。
先是正衣冠。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三組家庭的示範下,所有家長為孩子端正衣冠。隨後是拜師禮和點硃砂,孩子們在統一指揮下向老師們行禮,老師們則為新生點痣啟智……一系列環節讓學生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就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硃砂啟智、開筆破蒙……當天下午,一場獨具傳統特色的“入學禮”也在蓮湖區慶安小學開展。活動現場,孩子們身穿漢服走進校門,校長和老師們用印泥在孩子眉心輕輕點上紅色硃砂,寓意“點智破蒙”。拿起鼓槌敲幾下、用毛筆寫下大大的“人”字……操場上,系列活動“擊鼓明智”“開筆破蒙”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孩子們和家長一起紛紛拍照打卡。
在這兩日的採訪中,記者發現,雁塔區第一學校、蓮湖區土門小學、長安區第一小學、長安區西北大學附屬小學等不少學校都給新生準備了充滿傳統文化味兒的儀式,通過一系列中華傳統禮儀營造入學儀式感,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尊師重教 傳統文化根植於心
“開學禮很有儀式感、也很有意義,從踏入學堂的第一天體驗傳統文化,學會尊師重教,這樣的開學禮真棒!”高新區第十二小學一新生家長説,希望學校多開展這樣的活動,讓傳統文化紮根于孩子們的內心深處。
家長馮女士家有三個孩子,大女兒今年6月從慶安小學畢業,而雙胞胎兒子今天坐在了姐姐六年前坐的教室裏。 “姐姐每天回到家中總是開心地分享在學校的各項活動和趣事,兩個弟弟一直對小學生活充滿期待,參加完入學禮回來特別開心。” 馮女士説。
家長王女士也全程參與了孩子的入學禮,她説:“將傳統的入學禮作為孩子步入小學的第一課,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展,非常有意義。相信今天的入學儀式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段難忘回憶。”
慶安小學校長馬玲説,為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度過入學適應期,學校的“新生入學適應性課程”,每一項內容都是由老師們精心策劃,旨在讓每一個學生都樂在其中。今年的課程從精彩的入學儀式開始,既是一年級新生特殊的“入學第一課”,也是進入學校後接受的第一次“儀式教育”。”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在慶安小學的校園裏,追求幸福、收穫幸福、點亮夢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慶小少年。”
“開展這樣的活動,就是為了讓新入學的孩子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意義,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並通過‘入學禮’儀式,教育與引導孩子們走好人生的關鍵一步。”雁塔區第一學校校長秦燕説。
記者手記
在儀式感中傳承文化基因
近日,全國各地迎來新學期,各學校紛紛利用“開學第一課”作為凝聚共同價值追求的重要方式,準備好了各種“開學禮”迎接學生。
作為古代少兒識字習禮的重要啟蒙教育形式,“開筆禮”是讀書人成長過程中的首次大禮,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其儀式內容主要包括正衣冠、硃砂啟智、擊鼓明智、啟蒙描紅、啟蒙教育、封存心願等。
如今,傳統文化融入開學禮,讓開學日格外溫馨。當然,熱鬧只是一個方面,最為關鍵的是,通過開學典禮讓中小學生參與傳統文化活動,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是一種“文化基因”的呈現,使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發揮出更強大的力量,煥發全新的魅力。讓學生在充滿儀式感的開學禮中,學會思考,學會做人,教育孩子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正是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而這正是教育所需要的。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