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高崗):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法院郭傢夥場人民法庭,因全庭7名幹警均為女同志,這個法庭因此得名“女子法庭”,這7名幹警也被當地幹部群眾親切地稱為“7朵金花”。
郭傢夥場人民法庭的7名幹警被稱為“7朵金花”
據郭傢夥場人民法庭庭長陸亞莉介紹,郭傢夥場人民法庭建於1999年,從2005年起得名“女子法庭”。目前,該法庭有幹警7名,轄區包括6個鄉鎮,70個行政村,面積22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7萬人,還有230多家企業。
陸亞莉告訴記者,郭傢夥場法庭轄區面積廣、人口多、情況複雜,案件多為婚姻家事、交通事故、合同糾紛等,主要以調解為主。“女性在調解中具有耐心、細心的優勢,有助於疏導當事人的情緒,降低當事人的心理負擔,讓司法更有溫度。”陸亞莉説。
記者還了解到,郭傢夥場法庭堅持多方聯動,建立健全“3+N”(與交警、婦聯、價格認證中心建立聯動機制,與派出所、金融機構、工商聯、學校形成合力)聯動調解機制,實現專業問題專人解決,補足訴源治理短板,有效實現人民法院與行政部門、行業組織的對接互動、資源共享。
此外,郭傢夥場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打造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機制,積極發揮網格力量,主動引入專業人員,輻射全轄區鄉鎮,讓司法服務走進每一村每一戶。“從最開始向轄區六個鄉鎮派駐調解員,再協同鄉鎮黨委、政府在各個行政村擇優選拔網格調解員,通過幹警與網格調解員的共同努力,轄區內的‘無訟村’逐年增長。”陸亞莉説。
據悉,近三年來,郭傢夥場法庭各調解網格員平均每年在訴源治理中化解民事糾紛300余件,法庭專設的“老高調解室”平均每年調解各類民事糾紛300余件,法庭受理案件平均每年700余件,訴源治理化解矛盾糾紛數和訴前調解數每年呈上升趨勢,受理案件數每年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