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張雨晨):“這是我第一次在陜西參加農業相關的展覽會。這裡有很多好東西,我認為這種展覽有助於展示中非合作的農産品與技術。”9月20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烏干達項目助理代表Charles Owach在參觀位於國際農業交流合作展(農高會C館)的中非交流合作展時説道。
聯合國糧農組織烏干達項目助理代表Charles Owach(右一)及同行嘉賓一起參觀中非交流合作展 攝影 張雨晨
中非交流合作展技術援助板塊 攝影 張雨晨
農業是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2021年11月29日,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提出將在華設立一批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範和培訓聯合中心,陜西楊淩上合組織農業基地便是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範和培訓聯合中心(陜西)的落戶地。
為聚合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範和培訓聯合中心在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形成對非合作合力,2022年9月,在楊淩農高會期間,舉辦了首次中非農業交流合作實踐展望研討會;今年,由楊淩示範區牽頭舉辦中非交流合作展,從技術援助、人才培訓、項目示範、經貿合作等方面介紹中非交流合作情況,清晰地讓中外參展者了解如何提升糧食安全水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聯合國糧農組織烏干達項目助理代表Charles Owach接受採訪 攝影 張雨晨
Charles Owach在採訪中表示,在農業建設領域,中國向烏干達提供了相當多的技術援助,如將各種穀物引入烏干達。近幾年,這些被引進的穀物産量非常好,是當地品種産量的三倍。
“這一切都有助於改善烏干達農村農民的糧食安全狀況,也能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特別是為婦女和年輕人。在減貧方面也是如此,因為它有助於創收。烏干達政府、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將繼續與中國專家達成第三階段的合作。”Charles Owach説道。
中國同非洲之角國家農業合作交流會 攝影 喬永禎
此外,在本屆農高會期間還舉辦了中國同非洲之角國家農業合作交流會,推進“非洲之角和平發展構想”,深入探討加強中非農業交流合作的有效路徑,全面展望中非農業合作共贏的美好前景。
目前,在推廣農業技術、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中國已在19個非洲國家援建了20個農業技術示範區,集中展示中國先進農業技術;累計向37個非洲國家派遣農業技術、職業教育、高級顧問等71個援外專家組,共計724人次,傳授農事管理經驗,指導當地農民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下一步,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範和培訓聯合中心(陜西)與楊淩將進一步整合資源,更好地發揮制度、技術、産業、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並借助楊淩農高會這個農業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為深化中非農業交流合作、推進全球農業共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