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安為核心“立體絲綢之路”聯結全球
來源:西安日報  |  2023-10-17 09:08:46

以西安為核心“立體絲綢之路”聯結全球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1017085442

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貨站。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健 攝 資料圖片)

  2000多年前,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運往中亞等國家,開啟了絲路貿易的“鑿空之旅”。

  2000多年後的今天,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下,西安利用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依託鐵路、航空、公路等交通運輸體系,逐漸構建起多維的“立體絲綢之路”,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正加速形成。

  “空中絲路”建設提速

  近年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備受關注,今年以來,工程節點消息頻頻傳來。

  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門戶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完成後,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需求,全面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更好地發揮輻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空樞紐作用。

  絲路漫漫,連通東西,縱貫古今。作為古絲綢之路陸上起點,近年來,西安通過航線的不斷開通、加密,以及持續優化,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不斷擴容的“朋友圈”、越織越密的航線網,西安對外開放之路越拓越寬。

  自2022年12月10日首航以來,“西安-塔什幹”定期全貨運航,截至今年8月底,共計已運輸貨量約1500噸;“西安-阿拉木圖”定期貨運航線也于2022年6月4日首航,截至今年8月底,航線共計運輸貨物約3200噸,主要運輸貨物品類為電子産品、服裝及部分機械設備部件,貨物最終目的地包括阿拉木圖、莫斯科、部分中亞地區及歐洲地區。

  貨運航線不斷加密的同時,客運航線也在不斷“點亮”絲路。

  “我曾經在比什凱克求學,當時需要先從西安坐火車到烏魯木齊,再從烏魯木齊乘坐國際列車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然後再換乘大巴車才能到比什凱克,一趟下來至少得6天5夜。”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旅遊發展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高龍感嘆道。今年以來,浙江長龍航空復航西安直飛塔什幹航線,開通了直飛比什凱克航線;國航開通西安直飛阿斯塔納航線……航線飛行時間都縮短至5小時左右。

  截至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通航點有192個,航線達288條。國內通航點有162個,運營航線258條,國內航網基本覆蓋全國百萬級以上的機場,國內網絡通達性和支線機場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國際方面,運營迪拜、悉尼、倫敦等23條客運航線,首爾、阿拉木圖、塔什乾等12條貨運航線,國際通航點共30個,運營航線30條。西安目前實現了對中亞“五國六城”的通航全覆蓋,成為全國唯一率先通航全部中亞五國的城市。

  歷史上,駝鈴聲聲搭起了長安和中亞交流貿易的橋梁;現如今,條條航線架起“空中絲綢之路”。

  “鋼鐵駝隊”橫貫亞歐

  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陸上絲綢之路也越跑越快。

  2013年,一聲響徹雲霄的汽笛聲拉開了陜西對外開放的新篇章。首趟西安至阿拉木圖的國際貨運班列從新築車站(如今的西安國際港站)出發,經亞歐大陸橋通道進入哈薩克斯坦。

  10年間,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已開通西安至中亞國家等17條幹線通道,實現亞歐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中歐班列(西安)從初期的每週1列到現在的每日10列以上,實現了“井噴式”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中歐班列(西安)自2013年開行首趟以來,截至今年9月28日,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達到20000列,約佔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的四分之一,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高品質發展的典範,為加快陜西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提供了強勁的運能保障。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8月,中歐班列(西安)開行3477列,較去年同期增長31.9%;運送貨物總重303.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7%,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位居全國第一。從數據上看,中歐班列(西安)往返常態化開行比例日趨均衡。日均開行中歐班列14.4列,每天平均1小時40分鐘就有一趟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開出或抵達。西安國際港站已經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開行量最大的車站,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運行時效最快、智慧化程度最高、輻射範圍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綜合成本最低的“五最”精品班列。

  隨著中國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通過中歐班列開展汽車出口貿易。中歐班列憑藉時效快、成本低等優勢,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新選擇。陜西開行的中歐班列汽車出口專列從去年的零星散發到今年走向常態化運輸,為助力國産汽車走向世界開闢了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今年以來,中國鐵路西安局有限公司持續加強與西安國際港務區、中鐵集裝箱西安分公司、西安國際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等相關單位合作,不斷加大中歐班列開行力度,目前已開通國際運輸幹線17條,實現歐亞主要貨源地全覆蓋。

  由點連線,織線成網,中歐班列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貨運線路之一。

  進出口貨物琳琅滿目

  10年來,陜西立足區位優勢,持續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向內看,陜西高速公路網絡持續完善,形成連霍、京昆、包茂、福銀、滬陜等高速公路快速輻射網。高鐵路網格局不斷優化,實現了西安至北京、鄭州、成都、蘭州、銀川等城市快速直達。

  向外看,10年間,中歐班列(西安)實現亞歐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國際航線的拓展,更是讓陜西的口岸功能不斷提升。

  至此,陜西“空地一體”的交通網絡逐漸清晰,國際商貿互聯互通。

  記者了解到,除了常態化開行中亞方向的中歐班列外,從2016年起,陜西連續8年開行中歐班列返程“年貨班列”,從最初只有哈薩克斯坦的麵粉和食用油,到現在的牛奶、蜂蜜、酒水飲料等6000余種“洋年貨”,通過中歐班列源源不斷地運往西安,豐富著老百姓的餐桌。

  從出口工程機械、農機産品、灌溉設備、新能源汽車到進口食用油、小麥,麵粉、綠豆、藥材等,中歐班列中亞方向的進出口貿易貨物從品種單一變得琳琅滿目,載貨清單越來越多樣化。

  近日,廣州朋友吃到的泰國錦繡龍蝦可能就是由西安航線網集散過去的。9月15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自航線恢復後,完成了首批國際-國內航線首單換單“空空中轉”食用水生動物口岸貨物。482公斤的活體進口錦繡龍蝦搭載9C7456航班由泰國曼谷降落至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再經由ZH8316航班中轉至廣州,極大縮短了生鮮貨物運輸時效。

  烏茲別克斯坦的車厘子、泰國的活體蝦類、荷蘭的樹莓種苗、比利時的藥品……今年以來,西部機場集團航空物流公司已先後完成進口多品類指定口岸業務,航空物流服務陜西省、西安市構建“空中絲綢之路”作用更加凸顯。

  下一步,航空物流公司將圍繞打造“空中絲綢之路西安集散中心”,按照“鞏固東亞、深耕中亞、拓展東歐、連接中東”佈局,加強海外拓展,計劃加密阿拉木圖、塔什幹,恢復布魯塞爾-西安-德里航線,開通並穩定運營西安-維也納全貨運通道,和中歐班列建立立體交通運輸網絡。

  絲路興,天下通。以西安為核心,“立體絲綢之路”正在聯結全球。陜西正努力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梁璠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曉瑞)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