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蘋果産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10月25日,陜北山地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在綏德縣趙家坬舉行,來自果業界的專家、學者共話山地蘋果産業發展大計,共推山地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
世界蘋果看中國、中國蘋果看陜西,陜西蘋果向北移,綏德就是優生區。綏德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獨特的氣候、地域、土壤環境,賦予了最適宜山地蘋果生長的光、熱、水、土資源組合條件。綏德是全省蘋果“北擴西進”戰略重點區域,是省果業中心認證的“全省優質蘋果基地縣”。綏德山地蘋果具有糖分高、硬度大、耐貯藏、色澤艷、口感好等特點。目前全縣有山地蘋果23萬畝,挂果面積15萬畝,2023年産量達22.5萬噸,預計産值9億元。
此次陜北山地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通過品鑒蘋果品種、逛“豐收集市”、體驗文旅非遺項目、蘋果趣味比賽、山地蘋果採摘、陜北山地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研討等活動來慶豐收、賞豐收、品豐收、賽豐收、論豐收,共商山地蘋果産業發展大計,共推山地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榆林市依託南部丘陵溝壑地區獨特的自然條件,搶抓我省蘋果北擴西進和“3+X”工程戰略機遇,把發展山地蘋果作為四個百億級農業主導産業來打造,全市山地蘋果種植面積達116萬畝,年産量65萬噸,山地蘋果産業已經成為榆林南部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産業、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
綏徳趙家坬現代農業園區則是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的方式發展山地蘋果産業。2017年始,返鄉創業的丁汝澤創辦了專業合作社,流轉撂荒土地7000余畝,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集中改造整理為寬幅梯田,並將其中的4800畝土地打造成優質山地蘋果基地。經過幾年的發展,園區已初具規模,近3000畝山地蘋果進入初果期,年産量200噸,産值320余萬元。果園全部進入盛果期後,預計年産值可達2000萬元以上。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周邊農戶通過園區務工、售賣有機肥、土地流轉等收益,年實現收入400多萬元,間接帶動周邊10多個村子2600余戶村民實現穩定就業和增收致富。
經過多年發展,“綏德山地蘋果”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在各類國際、國家、省級、市級蘋果博覽會或大賽上多次獲獎,綏德擁有“墕頭紅”“趙家坬”“三十里鋪”等山地蘋果品牌,其中“墕頭紅”山地蘋果還獲得國家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認證和國家有機蘋果認證,被授予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獎”。(三秦都市報記者 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