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今年可謂是咸陽高新區的“驚喜之年”。從推動西安-咸陽一體化的咸陽渭河高新大橋通車,到佈局元宇宙産業的元宇宙數字會客廳正式投入使用;從區內企業助力“咸陽造”入局全球産業鏈,到15國駐華外交官參觀考察……
其實,咸陽高新區很清楚,若要實現高品質發展的突破,紮根陜西之外,更要走出陜西。尤其是在陜西全省開放發展大會定調“加快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之際,“能走多遠”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發展品質的高度。
“奔”向俄羅斯,牽手奔薩州。這是咸陽高新區給出的行動。
高端金屬加工設備生産項目入區簽約
11月9日,第一屆中俄科技創新大賽暨咸陽高新區駐莫斯科科技聯合創新中心揭牌啟動儀式在咸陽高新區舉行,生産項目入區、參賽項目轉化、與大學簽約……多層次合作成果的集中釋放,可謂是咸陽高新區開放發展的高光時刻。而俄羅斯奔薩州州長梅利尼琴科·奧列格和副州長科斯金·阿列克謝的出席,也足見奔薩州對咸陽高新區的看重、對合作前景的看好。
作為儀式的成果之一,咸陽高新區管委會、俄羅斯奔薩州發展集團、陜西思特姆斯艾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高端金屬加工設備生産項目入區協議。
在咸陽高新區産業結構中,“高端金屬加工設備生産”是“新事物”。此次簽約,一方面凸顯了咸陽高新區營商環境、産業環境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表明瞭咸陽高新區培育新的工業增長點的決心。
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大投資帶動大産業。2017年冠捷科技的落戶,直接推動了咸陽高新區電子顯示産業跨越式的發展。從這一角度看,“高端金屬加工設備生産項目”所帶來的聚鏈、集群等産業聚集效應,將為咸陽高新區擴大出口貿易、優化産業結構等帶來助益。
咸陽高新區駐莫斯科科技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近年來,咸陽高新區一手抓産業、一手抓創新,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強力支撐。通過搶抓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加速西安—咸陽一體化步伐的雙重機遇,咸陽高新區建設了西部科技創業灣、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示範園等載體,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咸陽高新區建成的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可提供10萬平方米科技成果轉化場地、4.5萬平方米專家公寓及配套設施、2.5萬平方米眾創空間、3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並計劃三年內預計落地轉化科創項目1000個以上,培育1至2個30億級新興産業集群。
此前,咸陽高新區與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簽訂《新材料中試專利包成果轉化協議》、與西北大學共建“大學科技園”等,已讓外界看到了咸陽高新區強化高校資源利用的力度。
此次儀式上,咸陽高新區駐莫斯科科技聯合創新中心正式啟動,並與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標誌著咸陽高新區正式將科技創新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的目光投向海外。
中俄科技創新大賽獲獎項目簽約
作為促進科技創新領域産學研合作和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的重要配套活動,而中俄科技創新大賽肩負著挖掘、篩選優質項目,促進科技成果實施率和産業化率的重任。
來自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及莫斯科多個孵化器的40個項目參賽,最終基於森林消防的智慧無人機産業化項目、智慧化水文監測預警系統、利用視覺識別技術進行個人健身訓練檢測項目、人工智能顯微鏡産業化項目等8個項目獲獎,並與咸陽高新區簽訂項目入區轉化協議。
從參賽項目和獲獎項目中不難發現,涉及的産業領域不僅有與咸陽高新區主導産業高度契合的生物醫藥、智慧製造、新型合成材料等,還有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産業,這也體現了咸陽高新區發力新賽道、提升新質生産力的雄心。
澆灌“科技之花”,結出“産業之果”。從産業項目簽約到科創平臺打造再到科創項目孵化,咸陽高新區與俄羅斯奔薩州之間全方位、體系化合作的背後,是一個“創新為要、實體為重”的科創産業高地正在隆起。(圖片來源 咸陽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