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榆林市子洲縣牢牢把握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以“四突出四提升”推動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突出“上下聯動” 提升鞏固銜接“戰鬥力”。子洲縣健全完善縣級負總責、鄉鎮抓推進、村級抓落實的“134”工作體系,“1”即圍繞“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總體目標,守住底線任務。“3”即壓實縣鄉村三級抓鞏固銜接責任,推動工作落實。縣級設鞏固銜接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書記、縣長共同擔任,縣級包聯鄉鎮領導擔任副組長;縱向上,成立18個鄉鎮鞏固銜接工作戰隊,鄉鎮黨委書記擔任總隊長,鄉鎮長擔任副隊長,成員由鄉鎮幹部、村黨組織書記、駐村幹部、幫扶單位、包帶企業組成;橫向上,成立16個鞏固銜接工作專班,縣級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牽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組長,成員由相關行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組成。“4”即健全定期調度、工作例會、比武考評、監督問責四項機制,強化跟蹤問效。
突出“産業發展” 提升集體經濟“新引擎”。子洲縣堅持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強化頂層設計,著力在培育特色産業、優化産業結構、創新經營方式等方面下功夫,拓寬村級發展路徑,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産業;聚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小弱散”現狀,著力破除村域壁壘,統籌整合人才、資金、資産、項目、市場等項目發展必需“五要素”,精準推動要素集聚,組建産業聯盟,推動村村聯合共同發展。子洲縣通過村自查、鄉調查、縣核查的方式,全面起底全縣産業帶頭人、集體資金、閒置校舍廠房、土地資源、龍頭企業等情況,逐村分析發展優勢、建立要素臺賬,由村村、村企自主組合或縣鄉協調組合結成聯盟,通過技術聯用、市場聯拓、資源聯享、人才聯培等系列措施,助推“五要素”適配共享、組建聯盟。
突出“人才建設” 提升基層綜合“服務力”。子洲縣積極拓展就業崗位。聚焦解決就業,先後開展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教師、醫生等招聘,及時梳理臨子洲籍學生信息及有意願來蒲就業學生信息,結合學生意願和子洲縣發展所需,在專業設置上進行傾斜,以提高招聘對口程度。近年來,子洲縣共招聘鄉村振興一線工作人員62名。此外,子洲縣積極拓寬引才渠道;聚焦縣校合作,建立在外學子信息庫,精準定位子洲籍在外校友資源,聘請其為子洲人才政策“宣傳大使”,在陜西師範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建立“人才政策直通車”;實施“引企入教”改革,通過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辦學開課、設立實踐基地、定向培養人才、定制高端人才班等方式,為産業發展提供人才;積極盤活人才存量;聚焦教育培訓,圍繞帶頭人隊伍履職能力提升,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兩委”幹部、高層次緊缺急需引進人才開展全覆蓋培訓;開展技能人才、農業産業人才、農業科技人才、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教師、鄉村醫生等各類人才專項培訓,實現鄉村教師、村醫等重點人才培訓全覆蓋。
突出“黨建引領” 提升鄉村治理“新效能”。子洲縣堅持把“黨建+鄉村治理”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整體謀劃,進一步健全完善“一核多元”,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通過建立“鄉鎮黨委+村兩委+網格”的三級網格化管理機制,實現黨的組織全方位嵌入基層治理網格,形成信息格中採、服務格中辦、要素格中管、防範格中宣、矛盾格中解、風險格中控的基層治理格局;有序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架構建設,創評星級農戶,穩步改善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文 高帥 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