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2023年,西安高新區以全市“八個方面重點工作”為引領,緊扣著力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服務各項工作部署,蓄力“幸福高新”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服務均衡、優質、創新發展,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公共服務需要。
建成三級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西安高新區傾力打造的公辦示範性養老院項目于2023年10月全面建成投用,形成以“醫養結合”為核心,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雙輪驅動服務,區、街道、社區(村)三級養老設施全面佈局的養老服務體系,創新打造集全托、醫療、保健、康復等功能于一體的醫養聯合體。
同時,西安高新區引進的小丫智慧社區養老,以全新的照護理念和實心的居家照料為老人提供高頻交互服務;引入的泰康、九九等優質民辦養老機構,滿足品質型養老服務需求,真正做到“頤養在高新”,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貼心、溫暖的養老服務。
持續夯實社區陣地功能
社區是實現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的重要陣地。為不斷完善社區陣地功能,西安高新區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新路徑,將綠地世紀城社區、楓葉惠智社區和祝秦路社區等5個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面積增至600平方米以上,共建成3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楓林綠洲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成功入選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
同時,紫薇田園都市社區、楓林綠洲社區入選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名單,西安市嬰幼兒照護協會首家工作站在西安高新區成立。截至2023年底,西安高新區已創建西安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星級示範機構11個、普惠服務機構5個,推進“一老一小”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優質服務供給不斷豐富。
打造優質均衡的教育和醫療服務
教育和醫療是公共服務的重點領域之一。為構建優質均衡的教育和醫療服務體系,西安高校區制定發佈了《實施九項重點工程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實現新跨越行動方案》,改造提升學校8所,打造新優質學校14所;深化“名校+”改革,396個“名校長+”“名師+”輻射校長教師1萬餘名;開展“送教下鄉”“名校+”成果展示、“校長大講堂”活動40余次;新培養名師、骨幹教師450余人,參與省市級重點課題770余項,28項教學成果獲省市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成果獲國家級最高獎項,高新區作為第一批國家級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在全國會議交流發言,在全省乃至全國擦亮叫響了與開發區地位相匹配、教育品質一流的高新教育品牌。
同時,西安高新區人民醫院全面開診,新建創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業運營,魚化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細柳中心衛生院擴建項目加快推進,初步建成以5家三級醫院為龍頭,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支撐,19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43個村衛生室為基底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基層醫療“一院一品”優勢專科持續深入,創建成效顯著,“醫聯體”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通過上級醫療機構專家下沉、業務培訓、雙向轉診、遠程診療等對口支援,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準,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資源。
大力發展群眾體育事業
群眾體育聯繫千家萬戶,全民健身關乎每個人身體健康。為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西安高新區將轄區30所學校運動場免費對外開放,面向社會提供田徑類、球類、器械類場地共計169個,為70個村(社區)增設全民健身路徑68套、安裝健身器材700余件,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51人,新建及改造綜合性公園10個、口袋公園58個,最大化拓展了“家門口”的健身空間,讓全民健身的“毛細血管”更加完善發達。
此外,西安高新區持續推動健康關口前移,打造全省首個衛體融合服務項目。高新城市跑、全民健步走、社區運動會、“舞動長安”全民技能大賽、“閃耀未來 幸福高新”全民健身嘉年華系列活動成功舉辦,進一步助力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
優化公共服務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未來,西安高新區將持續增強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全力讓更多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惠及廣大群眾。(文 張曉哲 薛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