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黃陵縣:用好“兩包兩帶”機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5-14 17:43:40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5月12日,由延安市委網信辦聯合市屬國有互聯網信息服務單位、西部決策網主辦的“追趕超越譜新篇 增光添彩向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黃陵縣,了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情況。

延安黃陵縣:用好“兩包兩帶”機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_fororder_圖片1

阿黨鎮丁村溫室大棚

  初夏時節生機盎然,走進黃陵縣阿黨鎮丁村,高標準溫室大棚吸收著陽光,滋養著棚內的植物,也溫暖著村民的生活。

  近年來,丁村實施黨員縣級領導包片、部門黨員主要負責人包村、強村帶弱村、大戶帶小戶的“兩包兩帶”工作機制,以村集體土地入股,引進農業科技公司,建設“古優特”樹形五新果園和大棚溫室葡萄採摘園;同時,整合併盤活土地,通過租賃、入股合作等形式,引進醬菜生産企業,創建丁村梅花鹿養殖基地,為村集體和村民開闢增收致富新路徑。

  此外,丁村還在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上下功夫,建設公廁、改造排水渠,配置休閒器材、建設文化中心、改造提升活動室,拓寬硬化村莊巷道、安裝路燈,裝修衛生室和中醫館……産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著村上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服務的不斷升級。

  據了解,2024年,丁村預計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萬元,集體經濟收入35萬元左右。

延安黃陵縣:用好“兩包兩帶”機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_fororder_圖片2

阿黨鎮丁村發展的梅花鹿養殖産業

  阿黨鎮丁村的蛻變,是近年來黃陵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

  黃陵縣瞄準“民族聖地,綠色黃陵”發展定位,以高品質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為契機,創新實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兩包兩帶”機制。

  目前,黃陵縣43個強村結對幫帶62個弱村,累計帶動基層黨建提升186項、産業發展69種、就業創業256人、基層治理71項、基礎改善54個,649戶“大戶”幫帶1658戶“小戶”,累計帶動轉移就業822人、産業託管43種、土地流轉4756畝、技術改進111項、産品銷售382萬元。

  比如,橋山街道劉家川村帶動宋崖堯村與東德順醬菜廠與達成訂單種植合作,初步簽訂20畝蘿蔔種植合同;隆坊鎮魯村通過帶動上常村發展湖羊養殖,既解決了村集體果園施肥需求,又可壯大村集體經濟給群眾帶來分紅;阿黨鎮丁村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發展農産品深加工、觀光采摘農業,帶動整村參與土地流轉、勞務輸出,整村發展。

  2023年,黃陵縣村集體經濟收入9523.1萬元,5萬元以下集體經濟“薄弱村”實現清零,90%以上的村都有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全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783元、增長8.8%。通過實施“兩包兩帶”機制,黃陵縣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引領革命老區、示範黃土高原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樣板。(圖片來源 黃陵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