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實施“9新”路徑 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6-12 17:09:25

  6月12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力‘八個新突破’ 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取得新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華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西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麗萍主持。

西安高新區:實施“9新”路徑 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612151438

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華介紹有關情況

  楊華介紹,2023年,西安高新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3844.2億元,同比增長9.4%;先進製造業總産值3650.32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汽車、電子信息産業分別增長30%、1.7%,産值佔先進製造業比重79%。比亞迪西安基地新能源汽車整車産能達到140萬輛,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三星M項目、奕斯偉12英寸硅片等項目落地,繼續蟬聯全球最大快閃記憶體晶片生産基地。同時,西安高新區還依託西北有色院、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空天動力未來産業科技園,前瞻佈局未來信息、空天科技、未來製造等新領域、新賽道,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

  2024年,西安高新區發佈《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施方案》,著力實施“9新”路徑,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第一,聚力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制定新型工業化“新目標”。2026年,圍繞光子、新能源汽車及增材製造等重點領域,創建一批國家級創新型産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發展成為輻射西部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2030年,成為引領全國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

  第二,聚力突破原始創新,培育新型工業化“新源頭”。著力搭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創新平臺網絡,持續組織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全領域跨界貫通、全鏈條循環暢通、全要素覆蓋融通的科技創新體系。

  第三,聚力科技成果轉化,強化新型工業化“新支撐”。聚焦實施“兩鏈融合”,前瞻佈局一批加速器、交叉研究及中試熟化等創新平臺,成功轉化出系列標誌性、前沿性重大戰略科技産品。

  第四,聚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打造新型工業化“新動能”。優勢提升光電子、汽車等5大先進製造業,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5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未來製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等6大未來産業。2030年,培育形成2個國家級創新型産業集群,先進製造業産值規模突破萬億元。

  第五,聚力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壯大新型工業化“新主體”。成長壯大一批龍頭鏈主企業、梯度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引入一批未來産業新主體。

  第六,聚力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升級,探索新型工業化“新模式”。啟動實施製造業數字化技術改造工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速推動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製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

  第七,聚力數字化應用示範,構建新型工業化“新場景”。探索建設“新質生産力”場景應用創新中心,每年發佈30個“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場景清單;謀劃實施無人配送物流試驗段、無人駕駛測試路段等場景應用示範項目等。

  第八,聚力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拓展新型工業化“新市場”。加速推動國際合作産業園建設步伐,鼓勵企業積極對接“一帶一路”、RCEP及東盟等新興市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發展成為“一帶一路”合作投資首選地。

  第九,聚力要素保障提質提速,營造新型工業化“新環境”。優化“新質生産力”産業佈局,著力打造未來産業集聚區、産業融合示範區及新型工業化示範區,引導社會資本建設一批大數據雲計算、5G領域新園區及標準廠房;加快集聚相關領域急需緊缺人才,促進金融、土地、涉企服務及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營造適宜於“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一流營商環境。

  楊華強調,2024年,西安高新區將緊抓西安“雙中心”、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機遇,錨定“四個高新”高品質建設年的奮鬥目標,在創新驅動、産業發展、項目推動、民生保障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奮力開創高品質發展、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文/張雨晨 圖/雷衛東)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