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7-05 15:03:06

  聽老腔、賞制瓷、觀木雕、學非遺、......一個場所完成多個非遺項目“打卡”,這讓來自西安的遊客劉女士很興奮。

  “今天在渭南看了非遺的表演以及渭南的非遺産品展出,我感到很震撼,渭南不愧是咱陜西的文化大市。”劉女士興奮地説,“很早之前就聽説過張喜民老師的團隊,今天有幸一見,真的很佩服這些一直守護咱們文化的傳承人,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圖片1

華陰老腔表演  主辦方供圖

  7月4日,2024年渭南非遺展示展演暨“大地流彩—鄉村文化振興渭南行”活動在華陰市華山景區西嶽廟開幕。活動現場,古箏獨奏旋律優美,激情澎湃;華陰老腔唱腔慷慨、激昂、悲壯,引得台下觀眾紛紛拍照叫好;陜北説書表演唱詞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厚;提、撥、勾、挑、扭、掄、閃、搖,一牽一引間讓提線木偶《鬧春》表演盡顯合陽線戲魅力……

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圖片2

啟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活動中,蒲城興文麥草工藝合作社、蒲城縣玉女土布專業合作社、臨渭區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工坊、富平縣洋陽柿餅專業合作社4個非遺生産性示範基地與陜西省華嶽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公司簽訂非遺産業化戰略合作協議。韓城市剪紙民坊工藝、韓城古龍門特酒坊、臨渭區石灰窯水晶餅非遺工坊、華陰市八一粉條非遺工坊、潼關縣饃特酥食品有限公司、大荔縣大恒醬醋專業合作社等16家企業被授予第二批渭南市市級非遺工坊。

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圖片3

華陰油輪 攝影 吳明玲

  在非遺産品展示展銷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澄城黑瓷、臨渭草編等非遺項目引行人紛紛駐足拍照,華陰蕎麥涼粉、白水蘋果、大荔冬棗等農特優産品展區前香氣飄飄,買賣聲不斷。

  “我們現在已經是工坊級,讓非遺活起來,就是要讓我們做出來的這些東西能更好看更實用。讓我們的産品火起來,就需要讓非遺産品進景區、進社區、進企業、進各類學校,使更多的非遺項目技藝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去接受、去傳承。”國家非遺項目澄城刺繡代表性傳承人王春莉説道。

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圖片4

澄城刺繡 主辦方供圖

  渭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蘊藏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是聞名遐邇的戲曲之鄉、鼓舞之鄉和手工技藝之鄉。在這片土地上,字聖倉頡創造了漢字,酒聖杜康釀造出美酒,LiSu 鼻祖程邈將篆書改革為LiSu ,史聖司馬遷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目前,全市共有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7 項,省級123項,市級311項;共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7人,省級126人,市級691人;國家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數量均位居陜西省第一。

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圖片5

蒲城興鎮傳統木版圖 攝影 吳明玲

  近年來,渭南市把非遺産業培育緊密銜接鄉村振興規劃,不斷加強政策支持,讓非遺成為豐富鄉村旅遊內涵、拓展農村就業、農民增收的增長點,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活力。

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圖片6

合陽面花  攝影 吳明玲

  渭南市委副書記王心表示,本次活動既是一次非遺文化保護傳承成果的展示與宣傳,更是一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具體實踐。渭南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做好非遺保護傳承與鄉村振興的高效融合,進一步加強非遺資源的挖掘整理、內涵闡釋、價值利用,不斷壯大非遺文化産業,讓更多農民得實惠,助力渭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陜西渭南:讓非遺“護”得好“活”起來“傳”下去_fororder_圖片7

華州分會場皮影展演 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活動共持續3天,設華陰西嶽廟主會場和華州分會場,全市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在活動中進行展示展演,展現渭南傳統文化魅力,推進非遺産業化發展,讓非遺賦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文  吳明玲)

編輯:張雨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