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歷史課本“賞國寶”
來源:三秦都市報  |  2024-09-03 09:31:45

跟著歷史課本“賞國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03085526

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陶盆。

跟著歷史課本“賞國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03085535

西周利簋。

跟著歷史課本“賞國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903085540

威武的秦俑軍陣。

  今年秋季開學,全國小學和初中啟用新修訂的教材。引人關注的是,新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選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珍藏的國寶何尊作為封面。

  記者翻閱新教材發現,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陶盆、臨潼出土的西周利簋、秦兵馬俑,漢陽陵出土的漢代陶倉、漢武帝茂陵出土的鎏金銅馬等多件文物和黃帝陵、司馬遷祠等文物點都有介紹。這些被選入課本裏的陜西文物,代表著文明的發展,歷史的推進,展現著陜西歷史文化的魅力。

  半坡遺址:追尋史前文明之光

  在新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二課“原始社會與史前社會”中,介紹了位於西安市東郊的半坡遺址,並配發了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陶盆、陶塤、陶紡輪、石錛、骨箭頭、骨漁叉等文物圖片,還有一張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復原想像圖。

  作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早期的典型遺址之一,半坡遺址的發掘向人們展示了 6000 多年前黃河流域的原始村莊,生動再現了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先民的生産、生活圖景。穿過時光的隧道,人們似乎可以看到新石器時代的半坡人,從森林中砍來樹木,架起或方或圓的房屋,手拿石制的工具開荒種地,燒制著繪有美麗圖案的陶器,吹起幽幽的陶塤……

  經考古發掘得知,半坡遺址分為居住區、墓葬區和制陶作坊區。其中,居住區佔地約30000平方米,其佈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為中心,中小型房屋窖穴等散佈周圍,其週邊環繞大型壕溝。半坡人居住的房子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平地起建或半地穴式等幾種形制。方形房屋一般面積較小。圓形或長方形房屋的面積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個別小的僅10平方米。從復原後的圖形可以看出,半坡人的方形房子是“四角攢尖”式的,長方形房子為“兩面坡”式,圓形房子則是像蒙古包式的“直壁尖錐頂”房子。房址內多放有生活、生産用具,有的還有少量的糧食儲存。

  “從半坡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錛、石鏟、石刀、石碾等生産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來看,半坡人過著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的生活。”據西安半坡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在半坡人居住區以東,共發現了6座陶窯,從出土的繪著人面、魚、鹿、植物等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等幾何圖案的陶器,可以看出半坡人的手工業比較發達,並且有了較強的審美觀念。作為“明星文物”,課本插圖中的人面魚紋陶盆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但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和西安半坡博物館也收藏著同款文物。

  西周利簋:揭開“武王伐紂”之謎

  “新教材第四課‘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中出現的西周青銅器利簋,就是48年前在臨潼出土的,現在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安文博愛好者劉俊説,利簋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也是國家一級文物。

  1976年3月,陜西臨潼縣零口公社(今西安市臨潼區零口街道)西段大隊的農民搞水利建設時,挖出了一個青銅器地窖。臨潼縣文化館工作人員聽到消息後,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發現這批銅器的出土地點是一處周代的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從斷崖上殘存坑壁的角度觀察,出土地點為一個深2米、寬0.7米的窖藏,共出土壺、簋、盉等禮器5件,甬鐘一組13枚,斧、鑿、鏟、削、角刀、鏟刀等各類工具23件,戈、鏃等兵器7件,車轄、帶扣、扣飾、馬絡飾等車馬器105件,銅餅、銅器座各1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利簋。

  利簋造型與商周時期其他的銅簋並無顯著區別,紋飾也是商周青銅器的傳統紋飾。器物通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雙獸耳,方座圈足。器腹及圈足飾雲雷紋、獸面紋、夔紋,方座飾獸面紋,四隅飾蟬紋。“出土後不久,專家在其底部清理出銘文,使其顯赫的身世得以顯露,同時也解開了一個千古謎團。”劉俊説。利簋銘文共4行32字,經古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考釋,翻譯成現代文的大致意思是:武王伐商,在甲子這一天淩晨,歲(木)星當頭,大吉。戰鬥進行到傍晚,很快攻下了商都。辛未日(甲子日後第八日),武王駐紮闌這個地方,賞賜銅給一個名叫“利”的人,“利”用這些銅鑄造了這個簋來紀念檀公(利的父親或者祖父)。

  “據《尚書·牧誓》及《逸周書·世俘》記載,牧野之戰發生在甲子日清晨,正與利簋銘文中語句‘武王徵商,唯甲子朝’相合。”陜西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員楊曙明曾在一篇介紹利簋的文章中説,利簋的最大價值在於器內底部銘文記載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我國有明確紀年的歷史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即西元前841年。此前的歷史大都無明確的紀年,很多歷史事件的年代眾説紛紜。“牧野之戰”在史書上雖有記載,但戰爭發生的具體時間卻不得而知。為搞清楚這一重要事件發生的時間,歷代史學家均在考證推測,但難有定論。出土于西安市臨潼區的西周利簋是有關武王伐紂史實的唯一文物遺存,為我國西周曆史、文化、軍事等提供了真實資料,是中國夏商週年代準確斷定的重要實物見證,被譽為中國文物寶庫中的一顆明珠,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寶。

  陶俑銅馬:見證秦漢曆史風雲

  秦始皇帝陵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是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産、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記者在新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中看到,文中配有秦兵馬俑、銅權、銅量、秦半兩,以及秦陵陵冢、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圖片。

  “1974年3月,秦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世界。形態逼真的陶俑、威武嚴整的軍陣,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西安文化學者李澎説。

  在新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14課“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經營西域”中,編發了出土于漢武帝茂陵的鎏金銅馬。這件鎏金銅馬高62釐米,長76釐米,重26千克,通體銅鑄,表面鎏金。鎏金銅馬頭部造型尤為生動,粉鼻亮眼,口微張,露出牙齒六顆,兩耳豎立,耳間、頸上均有鬃毛。其身中空,靜中含動,氣度非凡,有一發千里之勢。鎏金銅馬原型是漢武帝時期經由絲綢之路引進的大宛國所産“汗血寶馬”,它既是漢代養馬業興盛的體現和馬文化發達的見證,更是大漢帝國時代的精神縮影。

  此外,作為反映西漢“文景之治”的重要實證文物,漢景帝陽陵陵園出土的房屋形陶倉入選新教材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黃帝陵、司馬遷祠等文物點也都有介紹。

  “文物的背後承載的是文化和文明,整個文明的背後就是我們的價值觀,所以我們看到的歷史,它不是單一的文物,它是一個線索,它不是一個單獨的起點,它是前後一貫的推理,最後我們才能看到中華文明的一氣呵成、開放包容、走向世界。”陜西省社科院實踐哲學研究室主任王曉勇説,這些走進教材的珍貴文物,用翔實的考古實證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根脈,讓孩子們在書本中觸摸到了更加真實的歷史。(三秦都市報記者 趙爭耀)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