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中國 共享“渭”來】無人機變身“巡檢員” 國際觀察員點讚電網“黑科技”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1-30 19:43:30

  11 月 28 日,在陜西渭南白水縣瑞泉果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上空,電力工作人員操控著無人機沿著線路緩緩飛行,高清攝像頭實時傳回線路的細節畫面。

  現場,來自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剛果布、孟加拉國、泰國、所羅門群島等國的長安大學的14名國際觀察員正圍在工作人員身邊,聚精會神地觀看無人機巡檢畫面,並不時提出疑問。

【機遇中國 共享“渭”來】無人機變身“巡檢員” 國際觀察員點讚電網“黑科技”

國際觀察員正圍在工作人員身邊,聚精會神地觀看無人機巡檢畫面

  “你們平常巡檢多久進行一次?” “檢查這個線路和旁邊這個倉庫有啥關係?”看著來回在高空中飛行的無人機,來自阿塞拜疆的加法爾充滿了興趣。

  “庫一般採用專用線路,每次農忙的時候,我們都會積極和企業對接,及時巡檢,保障冷庫用電安全穩定運行。”面對國際觀察員提出的疑問,國網白水縣供電公司雷供電所電力工作人員崔錦澤解釋道。

  巡檢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提前設置的飛行航線、桿塔坐標等參數,實現無人機全自動智慧巡檢模式,開啟一鍵飛行、固定桿塔拍照、自動缺項識別,不一會兒便順利完成了該段線路的巡檢工作。

【機遇中國 共享“渭”來】無人機變身“巡檢員” 國際觀察員點讚電網“黑科技”

工作人員檢查冷庫線路安全

  “無人機飛這麼高能看清楚畫面嗎?”“用無人機巡檢的好處是什麼?”“有沒有24小時巡視服務?”看著工作人員有條不紊的操作無人機來回飛行,來自孟加拉國的孟星提問到。

  “無人機巡視,可比以前安全高效多了!以往線路巡視,主要依賴人工巡檢,受地理條件限制影響,工作效率、作業品質及巡檢頻次難以滿足線路日常維護需求。現在無人機能快速飛到人工難至之處,速度快、檢查細,還能更快發現問題。”國網渭南白水縣供電公司雷牙供電所服務監督員劉建龍説道。

  據悉,無人機配備了高清攝像裝置與尖端感測器,能夠近距離且多角度地精確識別電力線路上的細微安全隱患。它能夠自主調整拍攝的角度與距離,逐一排查導線、連接金具、絕緣子等隱蔽部位的缺陷,觀察到傳統巡檢難以觸及的視角,從而規避了巡檢人員接近帶電區域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實現了立體化全面巡檢。

  “這個無人機技術簡直太酷了!以前只了解到無人機可以進行航拍攝影,今天在現場,我卻看到了這一技術的新的應用範圍,我覺得非常棒。”聽完工作人員的介紹後,孟星説道。

  經過與電力員工的深入交談,加法爾對此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無人機巡檢技術的廣泛應用,展現了中國在電網運維領域的創新實力,不僅提高了電網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還推動了電力巡檢工作的智慧化與自動化進程。

  無人機技術在電網巡檢領域的應用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電網巡檢的效率與品質,還顯著降低了巡檢人員面臨的安全風險,成為電網運維領域的一大“黑科技”。下一步,該公司將進一步將無人機巡檢常態化,並與人工巡檢相互穿插,構建更加智慧化的電網運維模式,為廣大客戶提供安全、優質、可靠的電力服務。(文/圖 吳明玲)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