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時節,寒風冷霜,蟲藏鳥去,田野裏冬小麥綠意濃濃,點綴著荒涼的田野,使蕭瑟的大地顯示出生機。
位於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的葡萄産業園內,果農正搶抓晴好天氣,加強苗木冬季管護確保苗木安全越冬。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留學生飛揚正在果農的帶領下,認真學習修剪葡萄樹枝。她一邊聽著果農的講解,一邊看著果農手中的動作,並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下注意事項。
飛揚(左一)與小夥伴在渭南葡萄産業園一起學習葡萄冬管技術 攝影 彭一鵬
“在學校聽老師説,渭南的種植業很發達,農産品非常豐富,有葡萄、柿餅、蘋果,我想了解這裡是如何發展這些産業,也想在一線學到更多種植技術。”飛揚説道。
“葡萄冬季修剪一般在葡萄落葉後到土壤上凍前進行,這樣可以減少養分和水分的流失,也可以避免傷口受凍或感染病菌,修剪樹枝要注意保留主幹,這樣才能保證果實的養分供應……”渭南葡萄産業園葡萄種植人員李水定一邊講解,一邊給遠道而來的外國朋友講解冬季葡萄樹枝修剪的注意事項。
在果農的指導下,飛揚一遍手持剪刀,一遍湊近葡萄樹,仔細觀察著枝幹的走勢。隨著“咔嚓咔嚓”的清脆聲響,乾枯的枝條紛紛落地,原本雜亂的葡萄樹逐漸變得疏朗。
飛揚(左)了解渭南葡萄産業園區葡萄酒發展情況 攝影 吳明玲
農産品加工是農業基礎産業的延伸,是農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渭南是陜西省的農業大市,位於黃河中游、關中平原東部,是蘋果、梨、葡萄、棗、柿子、獼猴桃等果品的優生區。近年來,渭南市除開拓國內市場外,還將目光聚焦國際市場,果品遠銷德國、加拿大、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白水縣潤泉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廠區生産線上,一個個蘋果經過清洗依次進入檢測通道,按照重量、果形、甜度等指標被分揀裝箱,由冷鏈物流車運送到港口。“我們的農産品主要出口到泰國、越南、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斯裡蘭卡、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我們還在瑞麗口岸建有蘋果展示中心,在泰國建有海外倉,服務了陜西十余家果品出口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趙存向遠道而來求學的飛揚介紹道。
聽著趙存的介紹,看著眼前忙碌的生産線,飛揚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蘋果,也能帶動這麼大的一個産業,希望有一天也能在我的國家吃到渭南白水的蘋果。”飛揚説道。
飛揚(中)在白水縣潤泉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與該公司副總了解物流産業發展 攝影 吳明玲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實驗站,飛揚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試驗站站長高華認真請教三瑞蘋果的由來,蘋果培育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通過樹枝辨別蘋果的品種等。
“這裡是西農在校外建設的第一個實驗站,主要承擔了蘋果新品種選育、新技術推廣工作。近20年來,選育了11個蘋果新品種,在全國推廣了60多萬畝。我們也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建設了試驗示範站和示範園,將新品種也引入了當地,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行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試驗站站長高華介紹道。
高華一邊介紹,一邊以“剪口”為切入點,開始了果樹冬季整形修剪的講解。“剪口要在芽上方0.5公分左右的位置。”“‘傷口’要小,不能剪成大斜面,特別是不能剪成反斜面!”他剪下一段枝條,邊講解邊進行示範。飛揚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的講解,認真看著老師的操作,並時不時針對老師的講解及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飛揚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試驗站站長高華一起學習蘋果培育的注意事項 攝影 吳明玲
“今天我在渭南學習了葡萄與蘋果的種植技術,它們各自蘊含著獨特的魅力。我還品嘗了臨渭區的葡萄酒,看到了白水蘋果的物流園以及柿餅的加工現場,這些經歷讓我深感不可思議。親自體驗中國的鄉村生活之後,我發現中國鄉村很不一樣。中國的鄉村融入了現代化的氣息,從吃、住、行、遊、娛等方面能夠完整地體驗鄉村生活,這樣的鄉村應該是很多年輕人夢想的鄉村。”飛揚説道。
腳下的沃土承載著不懈的耕耘,吉爾吉斯斯坦女孩勤奮好學的身影被深深鐫刻。夕陽灑落,她迎風而來的背影,宛如冬日廣袤田野上新播下的希望之種,預示著勃勃生機。(文 吳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