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1月15日上午,政協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西安開幕。期間,陜西省政協委員、民盟陜西省委科技委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賀健康圍繞其帶來的關於陜西加快佈局發展創新醫療器械的提案接受了國際在線的採訪。
陜西省政協委員、民盟陜西省委科技委主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賀健康接受採訪 攝影 柳洪華
賀健康表示,高端醫療器械是服務人民生命健康的核心醫學産品,是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必爭領域。為加快全球創新醫療器械在我國同步上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14年發佈了《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式(試行)》,該政策的實施極大促進了我國醫療器械創新的步伐,對扭轉我國高端醫療器械長期依賴國外進口局面、實現高端醫療器械産業自立自強、全面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任務要求具有重大意義。
賀健康介紹,自2014年我國批准首個創新醫療器械以來,國內創新醫療器械産品研發進入快車道。十年間,我國創新醫療器械的年申請量從2014年的9件銳增至2023年的861件,年獲批數量從2014年的1件增加到2024年的65件。但是,陜西省在創新醫療器械産業方面的發展卻與東部沿海地區差距明顯。
“在創新醫療器械的申請方面,截至2024年6月,國家藥監局共受理創新醫療器械申請2232件,其中陜西省年均申請量僅有6件,申請量遠低於北京、上海、廣東的60件以上。在創新醫療器械的上市註冊方面,截至2024年12月,全國共有315件産品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式註冊上市,其中陜西省獲批的創新醫療器械僅有5件,落後於北京64件、上海42件、廣東36件。這與陜西科教大省和西安市‘雙創’城市建設的高品質發展嚴重不匹配。”賀健康説道。
針對上述問題,賀健康建議,要加大創新醫療器械的培育與支持力度,增強創新醫療器械轉化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融通科技創新鏈與監管審批流程,加快創新醫療器械從原理創新到産品註冊進程;建立專業化創新醫療器械服務專班,指導企業依規開展醫療器械研發活動;在省內重點高校試點設置醫療器械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多學科交叉的醫療器械研發人才。
“比如,針對創新醫療器械面臨研發週期長、前期投入大、投資回報慢等問題對企業帶來的研發風險,要通過政策支撐、早期政府資金扶持和社會資本引導,充分發揮秦創原的成果轉化驅動作用,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和臨床機構組建聯合體開展創新研發。再比如,可以依託省級醫療器械檢驗機構、高水準臨床機構和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等,組建專業化的創新醫療器械服務專班,提升服務積極性與服務品質,指導企業在早期研發過程中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以審評規範為路徑開展創新醫療器械的設計開發工作,從而加快從原理創新到産品註冊的進程。”賀健康詳細闡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