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 張雨晨):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發揮著獨特且重要的作用。 1月15日–1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西安召開。期間,陜西省政協委員、銅川大數據産業園運營中心主任劉振宇圍繞“支持陜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陜西省政協委員、銅川大數據産業園運營中心主任劉振宇接受採訪
劉振宇介紹,陜西作為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中醫藥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醫藥事業是陜西省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目前仍面臨人才隊伍青黃不接,傳承發展後繼乏力;服務設施參差不齊,診療水準有待提升;醫保政策覆蓋不全,群眾就醫負擔較重;産業發展相對滯後,協同創新動力不足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他建議,一是強化人才培養引進,築牢傳承發展根基。加大對陜西中醫藥院校教育投入;建立健全中醫藥人才定向培養、招聘引進機制;開展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
二是完善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定期組織中醫藥專家對基層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建立中醫藥遠程醫療服務平臺。
三是優化醫保政策支持,增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議擴大中醫藥醫保報銷範圍;適當提高中藥飲片和中醫診療技術的報銷比例;探索開展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付費試點工作。
四是推動産業協同創新,激發中醫藥發展活力。呼籲省政府、省衛健委加大對中醫藥産業的扶持力度;加強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搭建中醫藥産業創新平臺。
“支持陜西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是一項關乎民生福祉、推動健康陜西建設的重要任務,需要政府、社會、醫療機構、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為中醫藥事業的繁榮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讓古老的中醫藥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劉振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