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大唐芙蓉園內熱鬧非凡的民俗表演。(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欣 通訊員 查朝陽 攝)
春節假期,遊客身著漢服在德福巷拍照留念。(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尚洪濤 攝)
2025年春節,西安乘著全國“非遺年貨購物月”活動的東風,錨定“抓非遺”“促消費”兩大關鍵主題,匠心策劃一系列非遺與新春文旅活動,讓“西安年·最中國”城市IP大放異彩,輻射力與影響力持續飆升。
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春節期間,全市3A級及以上景區和旅遊休閒街區共接待遊客1620.9萬人次。各大旅遊在線平臺數據顯示,西安在全國春節旅遊熱門目的地榜單中脫穎而出,在親子遊、年味目的地、租車目的地等多個細分榜單中位居前列。
文旅融合賦能
假日市場熱力爆棚
文旅融合業態成為春節假期的強勁引擎,驅動西安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憑藉“非遺年貨購物月”“百家非遺進街區”等民俗文化盛宴,西安創新打造“非遺+商場+街區”消費新模式,將非遺表演、體驗、美食、集市融為一體,構建一站式消費新場景。
文博領域同樣精彩紛呈,盡顯西安“博物館之城”魅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春節期間連續3日客流量超7萬人次;西安博物院接待遊客10萬人次;陜西歷史博物館接待遊客7.95萬人次,同比增長21.26%;西安碑林博物館接待遊客5.69萬人次,同比增長42.74%。
旅遊演藝市場實現“開門紅”,《長恨歌》《赳赳大秦》等熱門劇目一票難求。《西安千古情》遊客接待量和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5%;《駝鈴傳奇》遊客接待量同比增長8.02%,綜合收入同比增長15.16%;《復活的軍團》遊客接待量和綜合收入均同比增長10.2%;《長恨歌》單日最高收入達384.82萬元,創歷史新高。
身著漢服打卡成為“西安年”獨特風景線,順豐漢服寄遞業務日均消費同比增長15%。順豐快遞將市內星級飯店、A級景區納入漢服退還服務點,實現線上便捷下單、1小時全城速達、24小時異地歸還,廣受遊客讚譽。
非遺喚醒古都
傳統現代交相輝映
春節期間,西安推出涵蓋“非遺年俗”“美食購物”“燈會演藝”“文博研學”“旅遊休閒”“文化惠民”6大類共173項新春年俗文旅活動,吸引全球遊客與市民共品“西安年”獨特韻味。
長安燈會璀璨奪目,大唐芙蓉園、西安城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三大景區花燈全部點亮,累計接待遊客84.76萬人次,實現營收3704.47萬元。同時,“匠心傳承,走進非遺”“漢服品非遺”“博物館裏尋味年俗”等線下活動火熱開展,線上聯合抖音、小紅書、攜程等平臺推出非遺中國年全球邀約活動,讓“西安年”國際范兒十足。
文化惠民深入基層,1800余場村晚、戲曲進鄉村等群眾文化活動熱鬧非凡,各級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文化站免費開放。西安圖書館新館日均接待讀者超8600人次,兩萬餘張“長安尋夢”城市觀光車新春惠民優惠券精準投放,充分滿足群眾公共文化需求。
文旅商體協同
消費潛能不斷釋放
春節假期,西安文商旅體深度融合,協同發力促消費。大悅城、熙地港、賽格、老城根等商業地標通過趣味文化活動,吸引海量市民遊客。全市旅行社接待團隊遊客43.2萬人次,同比增長6.3%,重點監測的20家頭部旅行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4%。
夜經濟為古都注入澎湃活力,《鼓》《夢回大唐》《夜譚白鹿原》等實景演出助力文旅消費從“日間觀光”向“全時段體驗”華麗轉變。市科技館、市規劃館、長安書院等公共文化新空間開放運營,為區域文旅發展賦能添彩。
城市溫情洋溢
主客共享新春盛宴
春節期間,西安協調開闢臨時停車區100余處,新增臨時停車泊位1.8萬餘個,主城區、曲江新區、浐灞國際港8萬餘個停車泊位及西鹹新區、臨潼區、閻良區、高陵區路內停車泊位全部免費開放,全力保障市民遊客停車無憂。14家博物館延時開放,包括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等;《赳赳大秦》特設“穿越指南-寒假特別單元”,觀演之餘可探秘秦代歷史;《長恨歌》將觀眾看臺座椅升級為石墨烯加熱座椅,暖心細節無處不在。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西安年·最中國”系列活動為市民遊客呈上了一場豐盛的新春文化盛宴。(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明)